2016 年 1 月 14 日,一位年仅 9 岁且饱受慢性肾功能衰竭折磨(尿毒症期)的长沙县女孩黄静(化名),在接受了国内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仅出生两天的女婴的双肾捐献,并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了移植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图 出院前,黄静和妈妈同医生合影
这位出生仅两天的器官捐献者因严重疾病,在 2015 年 12 月 11 日匆匆结束了短暂的人生路。悲痛中,其父母含泪捐献了孩子的双肾,并被分配给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待移植的黄静。
黄静在 3 岁时就被检查出患有慢性肾炎 IgA 肾病,逐步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 年前开始进行腹膜透析,一直在等待接受移植。长期病痛折磨,使其生长发育严重滞后,目前 9 岁的她身高体重仅相当于六七岁儿童的正常标准。
黄妈妈介绍,黄静在移植前全身浮肿,接受治疗后基本每 4 个小时要做一次腹透。在长期等待移植的过程中,不仅使孩子精神和身体受到折磨,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终于等到肾源了,我很开心也很感激。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健康成长,以后有能力回报社会。」黄妈妈说。
2015 年 12 月 12 日,在彭龙开主任的带领下,彭风华、余少杰、高陈等组成的博士团队为黄静实施了肾移植术。术后她的尿量增加到每天 1500 ml 左右,血肌酐从术前>600 μmol/L 逐步降至 170 μmol/L,且在继续下降,术后饮食精神状态一直都很好。直至 2016 年 1 月 14 日,黄静康复出院。
「供体是一位出生仅 2 天、体重 3.5 公斤的新生儿,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彭龙开教授介绍,该新生儿肾脏长度不到 4 公分,略比成年人大拇指末节稍大,由于血管细小,输尿管短小,这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增大了失败风险。
「我们选择了分离式移植和血管缝合等手术方式,提高移植成功率和尽可能让肾脏匹配受者。」彭龙开教授说。新生儿肾脏在移植术后 3 月内会据人体需要继续成长,接受移植后的受者肾功能最终会完全正常。
据悉,儿童肾移植由于受者年龄小,髂血管细小,且供者多为低龄儿童,手术难度极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一直被国内外移植医生视为挑战,目前国内仅少数医院可以开展。新生儿器官捐献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
2015 年湘雅二医院共完成肾移植手术 248 例,其中 11 例为儿童肾移植,数量居全国前三,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儿童器官捐献获取及儿童肾移植的「湘雅二院标准」,同时在世界上首创性地提出利用腹主动脉远端做流出道的双肾整块移植这一新术式,成功的解决了儿童肾移植术后血栓栓塞这一世界级难题,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也为更多的儿童尿毒症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