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开始前,手术护士仔细洗手,保证无菌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白衣天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对护士的称谓。然而,有这么一个护士群体,她们不穿白色的护士服,而是穿蓝色的手术服。她们是“战斗”在手术室里,不可或缺但少有人知的手术护士。
据了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70间手术室,将近300名手术护士。这些手术护士和病房护士不同,她们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手机24小时开机,遇到突发情况随叫随到,及时参与到抢救病人的工作中。
只有上班时间 没有下班时间
12日上午11点,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办公区,手术护士朱道珺工作间歇在休息。在她的记忆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一次肝移植手术。“从头天下午3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
和病房护士不同,手术护士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才是手术护士工作结束的时候。“华西医院在主院区这边有70间手术室,每天手术最多的时候要完成400多台。”川大华西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龚仁蓉说,今年3月份,手术室的平均开放时间达到11.5小时。
对于这样紧张的工作节奏,朱道珺说她们已经习惯。她说,最终选择做手术护士的人,都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一周一天的休假,对于朱道珺来说,她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在家补瞌睡。
川大华西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龚仁蓉介绍,为了缓解手术护士的疲劳,医院正在推行“parttime计划”。对曾经轮转过手术室的病房护士做培训,让她们在两天周末休息时间中抽出一天时间来手术室工作,这样就可以让手术护士轮休一天。“现在已经有200多名病房护士参与这个计划。”
安抚手术病人 直面人生绝望
手术室对大多数病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和充满恐惧的地方。面对手术病人,手术护士需要对他们做心理抚慰。在这个过程中,手术护士可以看到人们面对病痛时的不同心理状况和人生态度。
朱道珺说,每个病人在面对手术时反应都不一样。但绝大多数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和恐惧。朱道珺曾经遇到过一个40多岁的女病人,在等待做手术前默默流泪。“当我过去关心她时,她便大哭了起来,说自己为什么会不幸得病。”朱道珺只得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为她擦眼泪。
也有心态好的病人,会安慰自己以缓解紧张。“看到不同病人的态度,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启发。”朱道珺说,在对病人做心理护理的时候,遇到小孩子,除了语言上的安抚,还会摸摸他们的脸,拍拍他们的肩,让他们有安全感。
默契配合医生 成功完成手术
在手术室内部流传着外科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三剑客”的说法。在一台手术中,手术护士担任的角色也很重要。在和一些实习医生的配合中,手术护士有时还会变身老师,作出一些手术建议。
龚仁蓉做了16年手术护士。她说外科医生和手术护士的关系很好。一台手术,和合作多次的手术护士合作,外科医生的工作状态就会很好。“双方形成了一种默契。”
为了保证手术质量,在手术护士安排上,都会尽量安排老搭档。
休息间歇 手术室外给孩子喂奶
据龚仁蓉介绍,目前手术护士中处于哺乳期的妈妈有7个。不固定的下班和休息时间让孩子的哺乳成为一个问题。
27岁的张译就是一位4个月大孩子的妈妈,孩子正处在哺乳期。为了解决孩子吃饭问题,张译的妈妈每天两次将孩子抱到手术室外等奶吃。“我们家近,走20分钟就到医院了。”张译说对于家远的护士,她们只能把奶挤到瓶子里,然后让家人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