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预防接种损害补偿引入伤残系数

2015-01-15 13:38 来源:健康报 作者:王 芳
字体大小
- | +

近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食药监局、省残联、省红十字会联合印发《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程序与标准等内容。《办法》从2014年12月3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四级,每个级别按伤残系数进行细分。其中,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为一级损害(细分为甲、乙两个等级);造成受种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为二级损害(细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造成受种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为三级损害(细分为甲、乙、丙、丁、戊5个等级);造成受种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为四级损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程度分级鉴定由省、市医学会负责。

《办法》规定,各级损害的补偿方式均为一次性补偿。造成受种者死亡的,属一级甲等损害,经济补偿金额为申请补偿年份的上一年度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补偿年限,受种者死亡年龄为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的补偿年限是10年,18周岁以上的补偿年限为15年。

一级乙等到三级损害病例,经济补偿金额为申请补偿年份的上一年度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系数×补偿年限,伤残系数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来确定,从0.1~1不等,补偿年限为20年。对于四级损害病例,补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疾病的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凭有效凭证进行一次性补偿。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可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