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北京首都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我们在三号航站楼发现一名有发热伴肌肉疼痛的几内亚籍男子。我们已对‘病人’做好初步隔离,请求转运至相关医疗单位。”10月30日14时20分,北京市埃博拉出血热输入性应急处置演练正式开始。
根据演练脚本,一名来自非洲埃博拉疫区国家几内亚的48岁男子在入境时,被查出有发热伴肌肉疼痛症状。经过询问,该男子承认7天前曾参加一名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病人的葬礼,并与死者有密切接触。
获知此信息,指挥部立即启动输入疫情应急处置预案。2分钟后,北京市“120”/“999”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指挥调度平台接到运送指令,司机和随车的医护人员立刻按照三级防护穿戴防护装备。5分钟后,负压救护车出发。
与此同时,承担埃博拉出血热隔离和医疗救治的北京地坛医院也接到通知,开始准备接收“病人”。30分钟之后,“疑似病人”抵达北京地坛医院。医护人员利用专用通道将“患者”送到负压病房,对“病例”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液样品送往中国疾控中心做进一步确诊。
北京地坛医院的专家组经过会诊,作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人”的诊断,立刻按照相应程序开展传染病报告和治疗,并且通知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市疾控中心和朝阳区疾控中心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还对该“病人”的密切接触人群进行随访或隔离。
2小时后,“病人”检测完毕,结果显示为“阳性”。
“当前我国面临输入病例的高风险。”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在演练结束后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强化联防联控,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排查,严格落实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病例,要严格落实病例隔离救治、医院感染控制、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自今年3月西非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以来,欧美多国发生了输入性病例。8月4日至10月30日,北京首都机场共筛查疫区来源旅客4552名,其中有36人出现疑似症状,最终都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部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成员单位负责人、北京地区所有三级医院负责人等现场观摩了此次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