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现在备受关注。据新华社记者10月16日消息,广东省登革热疫情连续10多天日增病例过千,疫病患者突破3万人、死亡6人。疫情还有跨境、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登革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10月5日,北京市今年已报告登革热病例16例,均为外地输入性病例。
全球约40%人口有被感染危险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常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
登革热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约40%的人口处在登革热感染的危险中,每年大概有5000万至1亿的登革热感染病例。2013年仅在美洲就报告了235万例。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
今年我国登革热疫情严重,主要是因为今年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明显,加之今年南方天气热、雨水多,适合蚊虫生长。登革热患者大多症状较轻,未及时就诊,这也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介绍说,今年发病的预期高峰时间比往年提前40天左右,广州的病例大概占全省总病例的近90%。
多数患者为普通登革热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仅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普通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部分病人发热3天―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重症登革热是死亡主因
普通登革热预后较好,但重症登革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重症登革热患者可在病程的3天―5天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有些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
重型患者少见,但病死率高。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重症登革热、给予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如下:
高危人群:1.二次感染患者;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3.老人或婴幼儿;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5.孕妇。
临床指征:1.退热后病情恶化;2.腹部剧痛;3.持续呕吐;4.血浆渗漏表现;5.嗜睡,烦躁;6.有明显出血倾向;7.肝肿大>2cm;8.少尿。
实验室指征:1.血小板快速下降;2.HCT(红细胞比容)升高。对有以上情况的登革热患者要警惕重症的可能。
慎用解热镇痛药
发病前半个月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本地有登革热病人,有可疑的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者,应怀疑得了登革热。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向医生说明情况,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疑似登革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避免被蚊子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一般起病后7天),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本病退热效果不好,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大汗或腹泻病人应多喝水,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重症登革热的治疗,除一般治疗中提及的监测指标外,还应进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北京登革热病人都是外来的
北京市疾控中心9月份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主要蚊种仍为淡色库蚊,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所占比例较低,约为7.5%,不是北京地区优势蚊种。因此,北京市未来发生大范围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较低。但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人员交往频繁,也有可能接待疫区的来京人员,未来发生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依然存在。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说,输入性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带到本地发病的。如果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来两周内出现发热、出疹、头痛、关节痛等登革热临床症状,应马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曾经到过的地区,以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