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时新冠病毒首次引起公众关注。
转瞬,又是一年冬天。
2020 年 1 月 23 号,首支医疗队奔赴武汉,7 月,新冠疫苗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接种,12 月 21 日,国务院召开发布会介绍疫苗接种情况。
一年就研发出的新冠疫苗安全吗?家人在事业单位,要不要报名接种新冠疫苗?老百姓什么时候能打到疫苗?
我们请来权威专家为大家从疫苗的各个方面进行解读,相信你看完并理解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判断了:
缪晓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圆和医疗首席医疗官,原上海长征医院业务副院长。
是国内知名感染病学和肝病学专家。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35 年;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中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咨询专家;曾带领医疗队赴北京小汤山医院诊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曾带领卫生防疫队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1. 疫苗其实不是直接杀死病毒?
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细胞探测到病毒,开始大量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免疫军团)来杀死病毒,并且形成对这种病毒的记忆(记忆细胞)。向人体注射病毒的特定成分或灭活或毒性减弱的病毒,实际上就是「模拟」病毒入侵人体后机体免疫发生抗病毒效应的过程。
但是注射一次疫苗后机体形成的免疫军团(大概需要一周到十天),力量往往不够强大,不足以阻止病毒的入侵,因此需要注射两次以上,甚至要注射四次。简单地说,注射疫苗后的免疫军团就像给人体筑建了一堵围墙,并将敌人围而撵之,病毒无法突破这道围墙而进入体内。可见,疫苗的作用是预防入侵,而不是杀灭已经驻扎之敌。
这是一场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的战争,疫苗是人类的秘密武器。
人类最早发明的疫苗,大多数是将病毒或细菌等杀死,或者把它们的毒性减弱后再进入人体,如今我们仍在应用的多个计划疫苗,还是这种生产方式。
随着医学的发展,疫苗的生产方式已经多样化,最常用的亚单位疫苗,就是把病毒「撬开」人体细胞大门的那个表面的蛋白质或更小的多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大量合成。显然,这种疫苗不仅产量高,而且更安全;再后来有了核酸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等等。
2. 目前国内已有的新冠疫苗种类
这要说到我国选择的疫苗研发技术路线:
(1)灭活疫苗
厂商:中国国药
「国药」研发的新冠疫苗,就是在实验室「养出」新冠病毒,然后再把它们灭活,但这种被处死的病毒仍然保留了病毒的免疫特征,接种到人体后可有诱导人体产生保护性的抗体,那道围墙也就可以御敌于墙外。
(2)腺病毒载体疫苗
厂商:康希诺生物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腺病毒当然也是病毒,还能致病,比如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但是科学家在体外将人类腺病毒进行「无害化」改装,并使之成为一种载体,就像运载火箭,载上病毒的部分基因成分(弹头),将其注射到人体之后,可以在特定部位诱发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3)其他
我国还选择过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路径,但是都还没有进入三期临床,这里就不一一解释。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国外的一家著名的叫做「辉瑞」的医药公司,他们研发的就是核酸疫苗,而且已经通过了Ⅲ期临床试验。估计大家会关心我国复星医药的那一亿支辉瑞的新冠核酸疫苗是怎么回事。辉瑞的疫苗是与德国的 BioNTech 共同研制的,而复星医药是 BioNTech 的合作方。就这么简单。。
3. 我国的新冠疫苗是在中国本土研发的吗?
研发疫苗首先要从动物实验开始,通过后再进行人体实验,又分为Ⅰ期-安全实验、Ⅱ期-少量病人应用、Ⅲ期-较大规模的人体试验。疫苗属于药物,但又不同于药物的很多特殊之处。比如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一定用在正常人群,而且试验人数要更多(样本量大),需要上千人,甚至万人。
非疫苗的药物是用来治病的,第Ⅱ、Ⅲ期试验的对象一定是病人,要看药物能不能把病人的病治好了,或者看某个新药是否比已有的药物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小。
如前面所说,疫苗是用来预防传染病的,因此研发疫苗的Ⅱ、Ⅲ期试验对象,一定得是那些仍然在传染病流行地区的、有很高概率暴露于病毒的人,且还要大量样本。
中国由于在新冠病毒病的全国防疫方面做得太好,自从年初在武汉大规模爆发流行之后,全国各地只出现了零星的病例,而且绝大多数病例来自境外,即使偶尔被确诊的少数感染者,也是因为接触了境外的物流系统的物资。可想而知,中国研发新冠疫苗的难度放眼全球反而是最大的,根本就没有可供研究的「样本」。
所以我国采取的策略就是: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也包括Ⅰ期临床试验,然后再与当前高流行的国家合作。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输出技术,相关国家提供现场的「样本」。
4. 对新冠疫苗有何特殊要求呢?
首先是有效。怎么才叫做有效?这要有很好的「开头」。无论哪种技术路径研发的疫苗,首先要在注入动物体内后,能让动物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再给人类志愿者接种,且其也能产生保护性的抗体,才能进入Ⅱ期和Ⅲ期临床阶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有效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接种人群获得 50% 的保护效果,这个疫苗就是有效的。举个例子:100 人接种了疫苗,当他们暴露于病毒之后,有 50 个人不被感染,就是有效的。那些声称可以获得 100% 保护效果者,都是胡扯和吹牛,不可信。
其次是安全。疫苗安全是大事,但是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01. 注射后出现了副作用,并不等于不安全
因为疫苗的成分毕竟是外来物质,导致过敏反应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果有局部过敏(皮疹),或者注射后轻度和短暂的发热等,都是可以接受的;
02. 不良企业导致疫苗变质与疫苗副作用不是一回事
少数不良企业在储存、运输、发货等过程中有漏洞,即「冷凝链」断裂,使得疫苗「变质」,结果不仅无效,还增加副作用,这与疫苗本身固有的副作用不是一回事。
03. 不能因为极低概率的不良事件而否定/拒绝疫苗
罕见的不良事件,甚至导致生命的不幸,一定是有的,但概率极低,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极低概率的不良事件而否定疫苗,或者拒绝接种疫苗。
04. 个体差异导致的接种疫苗的反应
这种差异除了前面说起的过敏反应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即正患有急性疾病或某种慢性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类人群在接种疫苗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安全性的问题。所以要缓种,甚至不种。
国际上还有所谓「反疫苗组织」,就像反口罩一样,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们对待疫苗的安全性问题,要客观、理性和科学,还要学会算账,要在接种疫苗的相对不安全与不接种的疫苗绝对不安全之间求平衡。
最后是可及性。新冠病毒疫苗对全球而言可谓「翘首以盼」,但是 60 亿人,确保人人都能很快接种到疫苗,不仅不可能,也无必要。在高流行地区,比如美国、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对新冠疫苗的需求就非常迫切。但是,在可及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可用的疫苗还没有上市,所以无可及性可言;二是上市之后可供接种的疫苗量不够用。因此,全面和广范围接种还有待时日,大约是在(明年)春季。
5. 人人都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回答是: NO!
或者至少在目前而言,答案是 no。最近我国有位一直说真话的专家说:「领导先接种。」
他的意思是:新冠病毒疫苗是一种全新的疫苗,即使是被批准上市的疫苗,其未知数也还很多,为了在中国多积累「原始」经验,为了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能接种上安全的疫苗或安全地接种疫苗,领导要率先垂范。这里并不是说领导要享受特权,大家不要误读。
为什么说 no 呢?这与安全性、可及性和迫切性有关,前二者已经说过,不再赘述。这里谈谈迫切性。
大家一定理解「高危人群」的含义,比如: 长期抽烟的人是患肺癌的高危人群,长期大量喝酒的人是患肝癌的高危人群。那么患新冠病毒病高危人群有哪些?医务人员、海关、冷链物流运输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如机场、火车站工作人员,等等...... 他们接触到新冠病毒的概率更高,所以是高危人群。
在新冠疫苗有限供应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让这些高危人群接种。这同样不是特殊化。
设想一下,如果机场转运冷链物流的工作人员首先接种了疫苗,并得到保护,那么中国的「安全度」是不是提高很多啊?与高危人群相反,也有「低危人群」,如常年在风景秀丽、空气新鲜的山区的居民,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流行以后,大家自觉地不进不出了,甚至病毒都从未在那里光顾,又何必急着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呢?
现在有不少单位在做疫苗接种的登记工作,甚至有些单位已经开始给员工接种疫苗。至少在本文形成之时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法的。请问:今天,现在,中国有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吗?请问,你是高危人群吗?急什么呢!
不要急,慢慢来
关于新冠病毒病,关于疫苗,都还有很多未知数,我们伟大的人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然要牢记「常态防范」这几个字: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里要戴口罩,平时要勤洗手,要保持适当的人际间的距离,严格遵守医学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等。
在新冠病毒病流行的日子里,中国是最成功的国家,但也是最为难的国家,我们从未面临四面楚歌,但如今被病毒四面包围。防控新冠病毒病是全球的事情,是全人类的事情,只有世界安全了,中国才能安全。当疫苗普遍接种,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有那道墙了,人类的那道墙也就矗立了。
期待在 2021 年的夏天,我们可以说:
新冠病毒,再见。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