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医师多点执业是撬动整个卫生领域改革的支点

2014-04-23 09:50 来源:健康界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目前,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文件已经送给有关部门报批。”廖新波透露,广东版医师多点执业文件中,有很多规定与国际接轨,比如:医师多点执业不需经过原单位同意,科主任也可以多点执业等。在他看来,医师多点执业是撬动整个卫生领域改革的支点。

他坦言,虽然推行医师多点执业需要冲破种种障碍,但医师多点执业势在必行。“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医生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医生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提高。多点执业对于医生们来说,就是提高自己的价值,不再是医院的奴隶。”

廖新波认为,从外部优势来讲,大多数医生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当医生成为社会人的时候,自然明确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契约管理是核心

廖新波从2009年开始就研究医生多点执业。他表示,从过去的不理解,到现在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开明的思想,开窍的行为”思路,他的态度也在不断改变。

“现在,我主导制定了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文件,也就是所谓的‘波子哥版’。这部以我的指导思想为基础的医师多点执业文件,已经送给有关部门报批了,希望能够签出。”廖新波表示,广东医师多点执业文件和北京版不同,最重要的是通过契约来管理医院和医生双方。

“对于需不需要经过原单位同意的问题,我的观点很开明--不需要写,也不需要问。因为我们是凭着契约性合同去管理,写与不写,没有什么区别。”他说。

涉及到科主任能否申请多点执业,廖新波坦言,“这一点不需要写进方案。因为科主任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是做临床型还是科研型医生,科主任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也就是价值定位。”

他进一步指出,假如一位科主任希望到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高级医疗中心工作,前提就是必须把科主任的位置做好,否则,就会被别人抢走。“其实,有一种自然的市场规律在里面,无需行政干预。”

如何消除对多点执业的担忧

在会上,廖新波还用SWOT方法分析了医师多点执业。

他指出,从外部优势来讲,大多数医生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再是医院的奴隶,从过去的圈养转变为放养。医生不需要通过开处方、开检查来体现其个人价值。“美国医生也需要开处方、开检查,但他们不需要靠开检查生存。美国医生的很多行为通过道德约束来规范。”

而医师多点执业的劣势大部分在医院层面。廖新波说,“每一位医院院长对多点执业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担忧,专家多点执业之后,是否会造成医院秩序的混乱?是否医院里的患者就没有人管?是否医院的医疗安全就受到威胁?”

廖新波认为,“在中国,很多医院院长认为医院是自己的。但如果更加开明一些,假如医生多点执业,医院院长有本事吸引更多医生到医院,医院和医生签的就不是一种终身合同,而是一种契约,通过契约管理激活医生资源,使更多优秀的医生凭借优胜劣汰进入医院。”

“目前,很多中国医院院长通过扩大医院地盘圈人。而且,这种扩大地盘的做法受到政策阻拦。”廖新波提醒,“这也是医师多点执业的外部机遇。怎样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发展,转变医院圈人的保守思想,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另外,还有人担忧多点执业会使医生有趋利行为。廖新波认为,这种担忧很正常。像美国医生,或者其他国家的医生都有趋利行为,但他们的趋利行为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寻找一些解决办法。

他表示,目前,中国在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将来会有很多专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团体实现行业自律,使医生的社会属性更加强大。事实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推行类似的措施,像美国、香港地区等都是医学会在起决定作用,监督医生的行为,而不是通过政府进行监督。”

很多人担忧医生平时那么忙,怎么多点执业。廖新波认为,这需要医生跳出“忙的框框”,站在高点来看问题。“医生平时忙什么?无非就是120个患者排队等着就诊,那医生看一位患者才多少钱呢?多点执业后呢?”

他指出,中国的医生说缺也缺,说不缺也不缺,最关键的是医生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医生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提高。多点执业对于医生们来说,就是提高自己的价值,不再是医院的奴隶。

不过,也有人担心一旦多点执业之后,医疗费用会增长。廖新波表示,如果把推动医师多点执业之后的医疗费用上涨归因于医师多点执业,“这是一种强词夺理,就算中国不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医疗费用也会一直上涨。”

关键是让医生能流动起来

通过SWOT分析,廖新波指出,医师多点执业是撬动整个卫生领域改革的支点。“目前政府号召大医院医生下沉到社区、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优质资源和服务。其实,如果医生多点执业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廖新波如此描述,假如北京协和医院不扩张,该院医生分散到各个区域去,北京协和医院又认定这些医生的技术能够达到该医院水平。患者跟着医生走,医院则成为吸引医生的平台,成为给医生提供服务的平台。

假如上述情形可以实现,医生多点执业是否也可以带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呢?廖新波认为,“这是可以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假如医生的服务费一次性是50元,开药、做检查等费用都与这位医生无关,患者可以在附近地方买药或者做检查。这又推动了检查结果互认产业的发展。”

廖新波提醒,当医生成为社会人的时候,他可以明确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当下,最关键的不是举办医疗机构的形式,而是让医生能流动起来。”

他还指出,医师多点执业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和制度土壤。例如:美国医师以州为地域界限进行注册,医师只要在某一个州合法注册,就可以自由选择执业形式,或者开诊所,或者合伙办医疗机构,或受雇于医院或医师团体。所有医师在执业前必须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法律禁止没有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师执业,同时禁止医疗机构聘请没有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师。

廖新波最后表示:“我相信,通过多点执业,能够尽快实现‘尊重生命理念、医生劳动价值、医院公益性’这三个理念的回归。”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