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突破口瞄准公立医院

2014-03-10 15: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中国的改革者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新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公立医院。

中国人喜欢到公立医院看病,因为那里汇集了中国最优势的医疗资源,承担了全国医院90%左右的服务量。相比而言,基层医院和私人医疗机构少人问津。

在北京,虽然已经开通网上挂号和电话预约业务,老百姓带着板凳大半夜到公立医院门口排队的现象依然常见。

另一方面,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在持续高强度地工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刘鹏说,他所在的科室每天接诊的病人超过500名。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次,他曾在手术室站了超过10个小时。

医疗服务向公立医院的过度集中、以药养医的机制和“看病难”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也间接激化了医患关系,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就在3月7日,一名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候诊的患者突然闯入诊室,用锤子将一名正在看病的医生打伤。

两会开幕前夕,医患沟通平台薏米网在微信上列举了今年2月以来发生在深圳、河北、南京等地的6起袭医事件,并发起拒绝医患暴力的万人签名。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3月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医改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难点还是要啃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

李斌说,今年将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破除“以药补医”、健全医院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制定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等措施继续攻坚公立医院改革。

李克强向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举办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中国医生在取得资格证书之后,只能在所属的医院行医,不能多点执业。

目前一些正在试点的公立医院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设立阶梯定价等改革措施开始触及“看病贵”等深层次问题,但是推行改革仍有许多障碍需要清除。

唐山市结核病医院副院长戚恩来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惠及民生,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让公立医院成为公益性的机构。

戚恩来坦言,目前基层医院面临增收等压力,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也是推进公益性改革的障碍。此外,他还了解到,基层医院待遇不好,留不住人,国家在推进医改时亟需织好基层人才这张网。

专家建议,从长远看,要缓解优质资源紧缺,医改必须要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竞争。

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在推进政府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医院的“去行政化”、给医生职业自由度尤为重要。

他认为,把医生从体制中释放出来,可以起到充实基层医疗机构、盘活医疗资源等多重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华力控股集团董事长丁明山在今年的提案里写道:“鼓励投资民营医疗机构不只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平竞争,提高效率,从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对中国的改革者来说,“中国式”医改始终无法回避的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均GDP排名世界近百位、城乡差距大、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缺乏、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

重庆江北区中医院院长黄效东指出,公立医院的改革既是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又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改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