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国公立医院不能真正实现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改革就永远无法跳出医疗服务价格与药品价格的死循环。”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清华大学第三届医药健康论坛上表示,过去16年中,政府与公立医院一直陷在“医疗服务价格先增长还是药品价格先降”的死循环中。
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导致的“以药养医”等行为是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并希望解决的问题。1997年,政府明确提出争取用1年-3年解决医疗服务价格严重被低估的问题。然而16年过去了,如今医疗服务价格与1997年相比,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朱恒鹏认为,“这是由于医疗服务费与药品价格本身就是个死循环。不先提高医疗服务费,院长不会切断以药养医的收入来源。但如果在药品价格压下来之前提高医疗服务费,意味着对老百姓而言医疗服务价格更高,这是执政者所不愿意见到的不稳定因素。过去16年中,政府与公立医院一直陷在医疗服务价格先增长还是药品价格先降低的死循环中。”
“如果我国公立医院不能真正实现法人治理,公立医院改革就永远无法跳出这个死循环。”过去,一些公立医院做出了改革法人治理结构的尝试,但朱恒鹏认为,“那只是'在白马上画黑道道,滥竽充数当斑马'。我国公立医院仍处在'官办、官管、官享'的阶段。温岭杀医事件后,浙江某省级干部曾说过,'如果发生医生上街游行,院长就地免职'的言论。由此可见,我国公立医院与法人治理的距离之远。没有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公立医院改革最大的症结。”
朱恒鹏认为,李克强总理2011年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和《新闻联播》都把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17.6%作为正面信息。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释放的积极信号让朱恒鹏对未来3、5年内公立医院的转型充满希望。在政策导向上,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决心是显而易见。他称,“在这样的导向下,有两个机会点非常突出:8000多家企业医院全部卖出和地方二级医院的出售。”
朱恒鹏分析,现在全国有8000多家国有企业医院,其中有差不多2000家医院是优良资产。这批医院的全盘卖出已经在各级领导层面达成了共识。而地方医院中的三级医院属于优良资产,卖出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地方政府负债30万亿元,政府无钱支持二级及以下医院只是时间问题,二级医院的卖出也将是大趋所势。
“未来3、5年会出现一个医院并购的大潮。”朱恒鹏认为,对社会资本而言,并购医院比新建医院要容易的多,因为并购可以直接得到医院牌照、医保定点资格、医生团队、稳定的病源等有价值的资源。
最后,朱恒鹏预测,未来40%的公立医院将会被收购,形成一个民营医院占主导、竞争性医疗服务供给市场,而到那时药价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中信、华润、复星等企业怎么可能同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呢?当社会办医的话语权足够大,就能打破'先降低药价还是先提高医疗服务费'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