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暴力事件近年来频繁在医院中发生,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医院保安数量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3‰的标准配备。
实际上,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达到这一标准,也很难保证不会发生医疗暴力事件。因为暴力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一般事前没有预兆,而发生时保安不一定就在现场,除非他能形影不离地跟着患者。以此来论,即便按规定配备了保安,一旦发生医疗暴力事件,保安人员也往往充当“打扫战场”的角色。
此外,面对情绪失控的患者家属,保安能做的也主要是报警和从旁劝导,不能以暴制暴。如此境况,在医患纠纷发展到暴力层次时,指望保安“出手相救”,不仅为难保安,真实效果也很有限。
要破解医疗暴力现象,必须先破解医患关系紧张以及防止医患纠纷升级。而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一是医疗单位商品味道浓厚,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一座大山压在患者头上,导致患者将问题的矛头对准医务人员;二是医疗单位以及医务人员沟通能力较差,出了问题没有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造成矛盾升级,最终导致惨剧发生。
对于医患纠纷,医疗单位必须认真对待,十分重视,及时化解,不能拖而不决。面对少数依靠“医闹”攫取利益的患者家属,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严惩,让医闹者付出必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