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医疗改革的关注日益升温。分歧仍然不少,但有一个共识已经形成,就是要增加供给,调整结构,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数量增加、效率提升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善。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医院。
民资办医在这一背景下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新一届政府「健康产业新政」的部署之一,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文件),并由发改委负责解释。相关政策明确表示,「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态度之迫切,言语之热诚,政策惠及面之广,均属空前。
应当承认,此举方向正确。启动于 2009 年的新一轮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注入社会资本一直被视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推动改革的源头活水。不过,近年来中央政府一直主张「开闸放水」,地方政府也有颇多配套举措,民资办医至 2013 年已逾万家,占到医院总数的四至五成,数量不可谓不多了。但民办医院接诊的患者,却不到接诊总量的一成。民间力量没有在影响市场、改变供求上起到显著作用。
原因很简单:由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大多规模小,技术差,服务能力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数量不少,却无法改变中国医疗供给的格局。只要优质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公立医院,医疗布局仍以公立医院为核心,医疗供给「管办合一」,医疗资源配置就会继续扭曲下去。社会资本办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实现有效竞争,预期的「鲶鱼效应」也无法形成。
所以,当前有实力的投资者虽多如牛毛,在医疗领域却仍是涉水者少,观望者众。既然供方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群众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很难获根本性解决。
此次新颁布的国务院文件意在重申市场化改革方向,为社会资本的进入再添助力。文件首次将「健康服务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来扶持。其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涵盖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和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目标是到 2020 年总规模达到 8 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此,除了强调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文件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七条具体措施,其中,强调给予社会资本比较平等的待遇,是一大亮点。
然而,此次文件在与民资办医直接相关的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态度仍较为保留,令人遗憾。
以最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业格局设计为例,文件特别强调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作用,要求「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但是,对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关系却没有清楚阐释。应当明确公立医院的负责范围,限制其「特需医疗服务」;放手让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适度降低公立医院比重;调整和新增的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向社会资本办医领域倾斜——这些基本问题并未提及,民资入医的前景因之显得并不明朗。
医生资源是医疗服务行业的根本,是最有活力、最稀缺的要素。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生仍集中于公立医院,受制于「单位人」身份束缚,「解放医生」是业界最强烈的呼唤。此次文件提出,要「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很有积极意义。但文件中「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的说法,与业界期待的「医生自由执业」仍有很大差距。而放开自由执业,才能为民资入医解决人才来源。这是在人力资源的意义上打破旧有格局的关键之举。
新一轮医改至今,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并升级,是最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作为需方的患者支付能力提升,作为供方的医疗服务改革更显滞后。在主管部门限定的框架下,公立医院的实质性改革进展有限,其中一些试点单位组建大型医疗集团、扩张规模的做法,也使人对其效率心存担忧。此外,许多基础性改革仍有待按市场化原则推进,包括打破价格管制,结束「以药养医」的局面,积极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吸纳更多的市场主体,形成市场竞争机制,理顺扭曲的医疗资源分配格局。历史性拐点的出现,寄望于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