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全民免费医疗"或曰"全民公费医疗",特指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民众到公立医疗机构看病不收费或者收很少的费用,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和运营经费包括医务人员工资主要由财政支付。显然,财政收入来自国民纳税,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什么"免费"的医疗,称其为"免费医疗"显然是忽悠。实际上,在这种所谓的"免费(公费)医疗"体制下,老百姓付出的不仅仅是税收,还必须放弃自由择医权,找什么医生、住哪家医院自己没有选择权。要"免费"别要自由,要自由别要"免费",两者不可得兼,除非你爸是李刚。
关于俄罗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的新闻基本算是个假新闻:一来俄罗斯今天实施的不是上述免费(公费)医疗制度,而是和中国类似的全民医保制度;二来俄罗斯也不是今天才实施该制度,1991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公民医疗保险法》就规定所有俄罗斯境内的常住居民均须参与强制医疗保险,在强制医疗保险范围内由政府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此次新闻由头是俄罗斯卫生部长在一个医疗媒体论坛上重申俄罗斯会坚持现行制度,意在回应有关政府要取消失业者享受这一强制医保待遇的传闻。
上述"全民免费(公费)医疗制度"前苏联早就实施过,中国上世纪90年代前对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也实施过。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服务低劣、浪费严重、财政和企业不堪重负,是这个体制的必然结果。90年代国企全面陷入亏损与此有关。中国之所以放弃这种制度而走向城镇职工医保制度,俄罗斯放弃前苏联的公费医疗制度而走向全民医保制度,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简言之,两国实践均已证明,这种制度效率低、浪费大、服务差、负担重,难以持续。
免费(公费)医疗,人性决定必然导致过度需求,面对几乎没有上限的医疗需求,有限的财力怎么可能能够充分满足?全民公费医疗必须通过管制供给来实施,舍此别无他途(我们今天医疗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正是这一制度的后遗症)。所以必然是严重的供不应求,那么大家只能排队,排很恐怖的队。有人说没病谁会去排队?这是对人性的无知,改革前的企业劳保医疗之所以撑不下去,这是个重要原因,当时,国企职工普遍过度拿药甚至倒卖药品,甚至出现公立医院用高压锅当药品包装开给职工的现象,急剧上涨的医药费用导致国企不堪重负。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一些公立医院门口看到"高价回收药品"的小广告,谁都知道这些药品的卖主是何人。今天那些享受免费医疗的离退休干部过度医疗现象之严重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某城市三甲医院离退休干部住院人次占比不过3%,但占病床日的比重超过20%,素质颇高的老干部过度需求尚且如此,全民免费医疗过度需求要到什么程度?实施了这种全民免费(公费)医疗制度后,除了恐怖的排队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额外说一句,不是说所有人会滥用,仅仅10%的人滥用就会导致财政不堪重负。台湾全民健保调查发现,滥用群体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人有的是时间,很难抑制全方位利用医疗服务的冲动。台湾健保的数据表明:2010年,台湾每人每年平均门诊医疗利用次数达到15.2次,是OECD国家平均5.9次的2.6倍,每张处方用药项为4.2项,为OECD国家平均1.9项的2.2倍。2010年,台湾逾3万人一年就医超过100次,其中还有民众一年看诊高达1078次,还有罹患多重疾病的民众重复领药,一年领药超过22年用药,存在健保基金明显滥用。
其次,实行"全民免费(公费)医疗"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实施公立医院主导体制,公立医院主导则无法形成医生人力资源市场,医生也就无法实现市场定价,而行政定价只能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所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只能实施论资排辈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这种大锅饭制度对于那些有理想有能力的医生很不公平,因为多劳不多得、优劳无优得。对于不思进取没啥水平的庸医倒是不错,滥竽充数还旱涝保收。此制度严重缺乏激励,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严重不足,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肯定让人很不满意。前苏联、改革前的中国、今天俄罗斯的公立医疗机构均是如此。英国的公立医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总之,凡是实行全民免费(公费)医疗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就是排队,排非常恐怖的队。这其中英国算是做得相当好的,看个小病排3-6个月的队是很正常的现象,甚至有的人等个手术要排队11年。香港的一个朋友咳嗽到公立医院做个胸透,一下给排到一年半后了,最后只得自费到深圳做的检查。
有人说中国今天没有免费也排长队,这恰恰是公费医疗体制留下来的毛病:公立医院垄断尚未打破,医生尚被束缚在落伍的国有事业单位体制中未被解放出来。目前中国医改的问题是改革严重不配套,现在是需方改革走在前头,基本建立了全民医保体制,但供方改革严重滞后,还是计划经济模式,还是公立行政垄断,现有医务人员的生产力未能得以有效发挥,潜在的医疗资源进入又受到计划经济思维的严重抑制而迟迟得不到释放。
当然,如果一国国民愿意接受上述公费医疗体制的结果,没关系,这是国民选择。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在英国搞免费医疗的结果是排队,首相部长们都得排队,女王不想排队,只能自费去私立医院。但在今天的中国搞这种全民免费(公费)医疗体制,面对严重短缺的医疗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的局面,最终结果必然是没关系没钱的人排队、排恐怖的队。而有关系或有权力的人不排队,还要在公立医院免费看病。
也就是说如果在中国搞全民免费(公费)医疗,结果肯定是无权无势无钱者看不上病。不是说排队的问题,而是根本排不上队。
有人会说英国不是这样的,必须指出的是,要建成英国式的免费(公费)医疗体制,甚至是加拿大式的全民医保单一付费者制度,对官员选拔体制和问责体制以及法治环境的要求非常非常高,中国目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据21世纪网报道:从2011年俄罗斯也开始进一步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主要有三:给予被保险者自主选择医疗保险公司的权利。扩大强制医疗保险给付范围。取消私人医疗机构进入强制医疗保险体系的限制。
基于咱们自己以及前苏联的实践结果,又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已经明确放弃了这种前述不可取的全民免费(公费)医疗体制,而选择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简称全民医保。大致说来,中国未来的医疗保障体制构成要件如下:
医疗服务供给体制方面,建立竞争性分级诊疗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放开市场准入,有执业资格证书医生开办医疗机构采取备案制而不是审批制;
2.允许医生私人或合伙开诊所,形成竞争性市场,最终低效率的公立机构会被自然淘汰,最终形成以(全科)医生私人或者合伙开办诊所为主体的竞争性社区守门人制度,主要承担初级诊疗和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3.通过公平竞争形成以民营医院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竞争性的医院服务体系,主要承担住院服务、疑难杂症诊治和医院教学科研职能;
4.逐步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监管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制。
就需方而言,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通过确定筹资方式和筹资水平保障基本公平;医疗服务供给主体追求微观效率;通过医保经办体制和医保付费方式来保证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
2.政府主导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致力于保基本、保公平;这个体系可以保证全体国民包括弱势群体不会因为缺乏支付能力而被排除在基本医疗服务之外,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毋庸置疑。但是这和"全民免费(公费)医疗制度"没有什么关系;
3.商业医疗保险体系满足多层次、个性化保障需求;
4.社会医保走向管办分开,商保经办社保是一种选择,公立医保经办机构独立为非营利法人机构也是一种选择。逐步完善医保经办机制和医保付费机制,引导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