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俏而无争”的医学

2013-10-08 22:27 来源:中国网 作者:冯 国栋
字体大小
- | +

魏巍先生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有一句话:“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这句话让我在2011年赴瑞士苏黎世大学和卢塞恩州立医院做访问学者期间,感同身受。那4个月虽如白驹过隙,但却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和影响。瑞士之行,我感动于大师对于技术的负责和做人的纯真,感动于医患的和谐,感动于医生技术和人文结合的完美状态。

对医学技术追求的质朴与纯真

满街的奔驰宝马、漂亮的霓虹灯、穿梭于卢塞恩河中的私人游艇、草坪上晒太阳的惬意的人群,都在展示着瑞士这个国家人民生活的富足和多彩。而大学和医院的教授们对于医学技术的追求则如卢塞恩河的河水一样清澈见底,质朴纯真。

Base·Fisch教授是世界著名耳及侧颅底外科学专家。教授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的是,在他的两本代表作中,每一个手术论述后面都附有他自己做过的病例总结,这说明其中每一句话都经过他的检验并对其负责。

2011年9月,欧洲耳科学大会在希腊召开。面对这样的盛会,Fisch教授却说他不愿意参加,他说如今的学术大会好多只是去作秀的,而很多小会却可以交流思想。看到面前这个淡泊名利的可爱老人,我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的两句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边做边想,设计了两个手术器械:颞骨固定器和锤骨柄测量钳,并提出了不同于Fisch教授的钛砧骨假体植入方法,然后将想法通过邮件发给了他,希望他通过邮件给我提一些建议。没想到3天后,教授自己开车60多公里来看我,把我写给他的信打印好并做好标记,同时还带着全套的手术器械。在实验室里,他肯定了我设计的两个器械的优点,随后带我做了一个钛砧骨假体植入手术,使我慢慢意识到我所提出的新假体植入方法相比起Fisch教授在书中讲述的办法并无优势。看到我渐渐领会了他书中的意图并承认他的方法更加有效时,Fisch教授非常满意。看到他那种会心的微笑,我想只有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成果才会这么珍惜,才会这么自信地花气力去让别人相信,才能体会到那种让别人一起分享的快乐。

失败者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者的境界竟是如此相似

Linder教授是Fisch教授最为得意的学生,是现在Fisch基金会访问学者的直接指导教师。Linder教授每次手术结束都要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手术,并一定要将患者预期效果清楚地写在手术记录上与实际随访结果相对照,以强迫自己去思考手术成败的因素,几十年如一日。同样,协和老前辈吴阶平教授也曾经讲到,必须把术前诊断和术中判断清楚地写下来,这样才能不给自己误诊开脱的机会,久而久之,方能准确判断术中各种风险以防患于未然。

就像我每天上班都要路过卢塞恩河上的Supreue桥。桥墩迎着水流方向的棱上都装了三角铁,跟北京卢沟桥桥墩上的“斩龙剑”一样,其功能都是为了“夏斩巨木,冬破冰凌”。它再次提醒我们,做同一件事情,错误的方法或许有各种各样,正确的方法却是相同的。在临床中也然。我们经常遇到纷繁芜杂的观点,尽管表面上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是一定只有一种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最接近真理。

再说回Fisch教授,他今年已经80岁了。自从他成为一名耳鼻咽喉科大夫开始,便将所有精力专注于此,用50多年的时间做了两件事情:做手术和推广手术。他从60岁开始办学习班推广Fisch耳神经外科技术,以其雄厚的实力和专注的精神,用20年的时间打造了全世界最出色的耳神经外科培训班。2011年是他退休后的第10个年头,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定期到卢塞恩医院指导手术,回答访问学者们的问题,甚至跟这帮年轻后生们一起磨颞骨。无独有偶,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上海瑞金医院的王振义院士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研制了一个药,看好了一个病,得了一个奖,退休以后的工作是给所长查文献。这不禁让人感叹:失败者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者的境界竟是如此相似。

医生与患者都可以很有尊严地面对对方

Linder教授有4个秘书,负责帮他预约病人或者处理各种科室事务。后来我发现每一个高年资的consultant(相当于我们的副教授)都有一个秘书。患者等候区里摆放着近期的杂志和各种玩具,每一个患者都会由秘书把他们从等候区领到Linder教授的诊室里,绝不会有人随便出入诊室的情况,体现了对医生劳动和患者隐私的尊重。Linder教授会同每一位患者像老朋友一样握手,诊室内除诊台外还有一个供医患交流的小圆桌,上面摆着各种听骨假体的模型和印有耳鼻咽喉部位结构的示意图,在检查结束后,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就围在小圆桌旁讨论病情。Linder每天下班前都要查看术后病人,有些儿童患者住在儿科楼上,每天繁多的工作需要他一路小跑。在病房里,教授同患者及每一位患者家属(包括小孩)握手。看到医生与患者都可以很有尊严地面对对方,可以朋友般地讨论病情,真是让人羡慕。

瑞士风光世界闻名,单是上下班路上的湖光山色、秩序井然的交通和彬彬有礼的瑞士人已经让人流连忘返。但这些与我在此领略的学术收获和心灵触动相比,一切都显得相形见绌。

毕其一生追求一术,岂不快哉

苏黎世的天气很好,当回国的飞机升起到瑞士的上空,我在蓝天白云间再次打量这个强大的小国,不禁感慨我们要取得怎样的成就,才对得起自己的祖国,生长的土地和拥有的资源?作为医生,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对得起我们的病人?遂写以下文字以自勉:

若论山川秀美,我中华胜于瑞士者多矣,所不同者,人也。以区区四万平方公里,九百万之众,民生国计皆为全球模范。路人车辆互守秩序,医患皆得其尊严,公民各遂其志,黄发垂髫怡然自得。太平既久仍知日日操练,土地虽贫不忘寸寸珍惜。徐永昌将军见战败后日本警察守岗如常,民众肃穆有序而知日本之兴可计日而待;吾以此观瑞士亦知其国运长久。若我中华,人人皆能专注一事,倾数十年精力为之,各级政府团队以制度法律保障之,上有信念,下有常识,上下守纪,质朴民风,以中华五千年之智慧,事焉能不成,技焉能不精,院焉能不强,国焉能不盛也。

《吕氏春秋》有言曰: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世间事莫不以时间效率记,彼此差异即为凝结其中无差别人类劳动多少之不同。医为治病救人之实术,文章外语固然重要,应早晚训练;针线刀剪亦为学问,需日夜揣摩。如Fisch、Linder诸公,以对医疗技术久违之质朴与纯真,毕其一生追求一术,与志同者切磋传授,惠及病患,俏而无争,笑看来日山花烂漫,岂不快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