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而悲痛的故事。
2015 年 5 月,杭金衢高速往杭州 35 公里处。一辆行驶中的奥迪因为未能及时减速,一头撞上了前面的大众。
车速并不快,两辆车的车损也不严重,但奥迪车上的一车人瞬间哭成了泪人。经交警调查发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母亲自己绑好了安全带,却把 6 个月的孩子抱在怀中。
车祸发生时巨大的惯性力量,使她怀中的孩子脱手,进而狠狠的砸在车子前挡风玻璃上,孩子成了大人的「人肉气囊」。
车停了,但孩子已经没救了。
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每天都在发生,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缺少必要的防护。
车祸后前场照片
挡风玻璃上的撞击痕迹依稀可见(红色箭头处)
18,500 个中国儿童
18,500,这是目前我们查到的每年中国儿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数据来源:2015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报告)。而 1% 和 90%,是目前中国和欧美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
据顶级医学期刊 The Lancet(柳叶刀)2016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显示,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所有中国人的健康预期寿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HALE)和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are lost ,YLL),交通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社会问题,也是重大医疗问题。
而今年 10 月 14 日,The Lancet 还刊登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教授关于「中国的交通状况及交通伤救治(Transport and public health in China: the road to a healthy future)」的综述文章,文中同样指出中国交通意外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交通事故损伤(Road Injury )已经是所有中国人寿命减少原因排名第三,据 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超过 20 万中国人因车祸丧生。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The Lancet
交通事故比我们熟知的各种肿瘤更致命
而在所有交通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儿童。
15~29 岁的青壮年,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就是交通事故。0~14 岁的中国儿童中因交通事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第二位。这一数据远高于我们熟悉的各种儿童疾病。
不光在车祸的总死亡人数,在儿童车祸的死亡率上中国也遥遥领先,中国儿童的车祸死亡率是欧洲同年龄段儿童的 2.5 倍,是美国儿童的 2.6 倍。
需要注明的是,并不是所有儿童交通事故死亡都是由于没有使用安全座(有很大一部分儿童死亡是走路或其他形式),但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也是中国儿童死亡率高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儿童死亡率这么高?
研究表明,当车辆在 40 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发生碰撞,一个 10 公斤的儿童瞬时就会受到 300 公斤的冲击力,相当于从 3 层楼高度坠落,这远远超过了一双成人手臂所能保护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孩子很有可能从成人的手中飞出去,撞上前方的挡风玻璃或是座椅;如果成人不系安全带,孩子在遭遇撞击的瞬间还会承受来自成人数倍体重的压力。
以 40 km / h 速度不佩戴安全带假人进行冲撞测试
抱在怀中儿童首当其冲
其中的差异就在于一种防护:儿童安全座椅(儿童约束装置)。
我们都知道,乘车一定要使用安全带,但是成人使用的安全带并不适用于儿童。
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欧美开始研制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作为儿童乘车的保护。1963 年,沃尔沃公司研制第一台儿童安全座椅。随后几十年各种儿童安全座椅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欧美家庭之中。
这一装置效果十分明显,经统计数据显示:
发生车祸时,若儿童未使用恰当的约束装置,则婴童死亡率,是使用约束装置时的 8 倍;
一旦发生汽车碰撞事故,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将孩子的死亡风险降低 71%;
其中婴儿死亡风险能降低 70%,4~7 岁儿童死亡风险降低 59%。
瑞士、德国:12 岁以下或 150 公分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瑞典、新加坡:135 公分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英国:12 岁以下或 135 公分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日本:6 岁以下强制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即使大于 6 岁的儿童,如体重 15 Kg 以下,身高 135 公分以下也许继续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美国:各个州的规定不同,但都有相应的儿童约束装置规定。以加州为例,轻于 60 磅(27 Kg)或是 6 岁以下小孩必须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0~15 个月的婴儿安全提篮(反向);
9 个月~4 岁的儿童安全座椅(五点安全带);
4~12 岁儿童安全座椅(三点安全带)。
在这些受访者中,有超过 70% 的拥有儿童安全座椅,但拥有安全座椅的家庭中只有不到 33% 的受访者总是使用;
上海受访者不购买儿童座椅的主要原因是:太占车内空间(37%),没有意识重要性(34%),孩子出门机会少(27%)
在拥有儿童座椅但不使用的原因中,儿童不愿意使用(89%)是主要的原因。
只不过对于中国家庭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他们拒绝使用。
中国人为什么不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商,每年生产的儿童座椅超过 1,000 万台,其中 90% 以上出口国外。中国一年新增 2000 万辆车,但是安全座椅只卖出去 50 万个。
为什么中国人生产全世界的儿童安全座椅,自己却不愿意用?
缺乏强制性的安全座椅的立法,是中国安全座椅无法推广的最主要原因。
在欧洲和美国,很早就有有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立法,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车辆是无法上路的。
但是在中国,这一方面的法规仍然是一片空白。尽管在部分地区(上海、深圳)已有关于安全座椅的地区性规定,但是在全国范围,仍然缺乏法律层面对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视。
目前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对于儿童安全约束装置(安全座椅)的建议是:12 岁或 150 公分以下的儿童乘车时,须使用儿童约束座椅才更加安全。
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针对五大道路安全风险(超速、酒后驾驶、摩托车头盔、安全带和儿童约束装置)的立法中,只有在儿童约束装置这一块,我国还是空白。
WHO 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
目前中国目前仍缺乏任何形式的儿童约束装置立法
其次,安全座椅的价格对于国内家庭仍偏高。
对于规范的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来说,从孩子的诞生到 12 岁(可使用成人安全带),至少需要准备不同规格的安全座椅:
而市面上一般的安全座椅就要 2,000~4,000 元不等,进口品牌还要更贵。欧美不同的安全座椅还有不同的标准及安装要求,如果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二胎需求。对于国人家庭,安全座椅还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而安全座椅的安装,相当于要持续占据汽车内的一个座位。而目前安全座椅的安装和拆卸仍不够简便这进一步阻碍了其在中国的推广。
从左至右分别为婴儿安全挂篮、五点式安全座椅、三点式安全座椅
缺乏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正确认识也是其推广的阻碍。
购买安装了合适的安全座椅就万事大吉了吗?错!
由于安全座椅会将儿童束缚在座椅内,因此在使用初期会很容易婴儿哭闹不配合,而长辈(爷爷奶奶)对安全座椅缺乏正确认识也进一步加重了这一矛盾。因此很多家庭即使在购买了安全座椅后,仍最终不敌家中「老少」的力量,最终放弃使用。
其中的典型就是上海,SAFEKIDS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首席代表崔民彦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进行进行的一项调查(N = 693)
在中国最发达的上海尚且如此,在其他地区推广儿童安全座椅的难度可想而知。
有更多的家长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开车小心就不会出问题。而很多母亲仍选择自己抱着孩子,而不愿意相信科学和试验数据。
而发生撞车时,最容易受伤害的就是儿童。
安全,但仍需推广正确理念
对于儿童来说,安全座椅相当于「特制升级版」的安全带,它的功效已经得到证明。
「儿童座椅的保护作用已经证实。发生撞车时若婴儿乘坐了反向座椅,可降低 70% 的死亡风险;若幼儿乘坐正向座椅,也可降低 54~80% 的死亡风险。」在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道路安全培训上,驻华代表处道路安全项目官员方丹这样向我们介绍。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是已经立法要求的安全带使用,驾驶员只有 43% 使用,在副驾驶位的安全带使用率只有 17%,而在后排这一数字更是只有 3%。
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国,但是中国交通安全领域,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儿童交通安全,任重而道远
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陈冯富珍,在 2015 年关于《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十大策略》一文结尾是这样期许和展望的: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年轻人,我们不能在交通事故中失去儿童。
我们希望我们的宣传,能够推动儿童安全座椅在中国的立法;我们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改变更多人有关安全座椅的认识;我们更希望所有的丁香园(微信号:dingxiangwang) 站友,都能学习这些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把它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当意外发生时,这些设备和安全理念,至少要比车上晃荡的那些「出入平安」的牌子或者佛像。
更能切保护您和您的家人、您的儿女。
感谢世界卫生组织道路安全项目官员对本文进行道路安全专业审核。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有些中国人不给孩子用儿童安全座椅?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89349
2. 世界卫生组织《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 2015 》
http://www.who.int/violence_injury_prevention/road_safety_status/2015/GSRRS2015_Summary_CH.pdf?ua = 1
3. 世界卫生组织《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十大策略》
http://www.who.int/violence_injury_prevention/publications/road_traffic/keeping-children-safe/zh/
4.Jiang, Baoguo, et al. "Transport and public health in China: the road to a healthy future." The Lancet 390.10104 (2017): 1781-1791.
5. Steel, Nichola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mortality for 264 causes of death, 198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390.10100 (2017): 115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