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圳医生多点执业夭折之谜

2013-09-22 23:30 来源:成都全搜索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有媒体近日披露,备受关注的深圳医生多点执业改革方案未能顺利获批。按照原定计划,这份名为《深圳市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实施细则》本该近期出炉。但就在广东省卫生厅批复同意后,深圳市政府赶在省厅正式发文前,专门派人前往撤回该方案,从此再无下文。

所谓“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医生可在多个医疗机构行医。2009年,卫生部专门发文要求试点。这打破了《执业医师法》“一个医生只能在一个注册医疗机构行医”的规定,被认为是破除公立医院垄断、调动医生积极性、医疗服务合理定价、缓解看病难的有效举措。包括深圳在内,北京、成都、昆明等多地都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开展了多点执业的试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看上去很美的举措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据调查,在北京和昆明,两市注册的多点执业医师均不足5%,而深圳从2010年1月至今,申请获批医师多点执业的仅36人,在广东省16万多名注册医师中提出申请者不到4000人。

惨淡的数据无疑说明试点并不理想。深圳医生多点执业改革方案之所以备受关注,就因为其试图找到阻碍多点执业从理想之美转变为现实之美的要害,并拿出针对性的办法。据媒体此前报道,深圳报批的新方案中有三大亮点,即放宽申请医生的资格限制、打破执业地点数量限制和解除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对医生的管制。按照业内人士的意见,如果深圳的方案得以落实,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对医师资源的垄断地位将根本动摇,意味着迈出了从“多点执业”通向“自由执业”的重要一步。

正是由于在熟悉了多年来医改零敲碎打式习惯的人们眼里,深圳的这一次改革完全改变了面目,公众和舆论才对《深圳市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实施细则》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在这种背景下,深圳改革计划被搁置所引起的消极反响几乎不言而喻。但在吃惊、失望之余,也不妨尝试探讨一下牵绊改革的明礁和暗礁究竟在哪里。

所有改革都可能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因此利益纠葛仍然是最无法忽视的因素。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对的真正理由是利益需要重新划分,部分三甲医院的利益受损,此外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力亦会受到限制”。多点执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好处昭然若揭,但对资源的管控者来说,无论是常常作为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公立大医院,还是政府部门,管控的放松必然等于利益的减少。而在利益纠葛之外,一些现实的困难也不必讳言。既然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执业,那么其社保和福利待遇理应由各执业地点公平负担,相关比例如何划分?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各方的责任怎样清晰厘定?……

以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医生的自由执业只有在一个前提下才能真正成立,这个前提就是医生系自由职业者。反观中国公立医院的医生,这些事实上的最优医疗资源都属于“单位人”。不冲破这层身份限制,因多点执业而牵扯的利益纠葛和现实困难或将永远存在。而就中国的国情而论,要实现医生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也许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既然如此,岂非表示在公立医院医生身份转变之前,多点执业改革永无取得实质进展的希望?

答案应该没有那么悲观。各大公立医院的医生暗地里的“走穴”能够大行其道,相较“走穴”远为光明远为合法的多点执业为什么就无法推进呢?面对利益纠葛应激发壮士断腕之决心,而那些现实的操作困难固然是客观存在,克服它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些细节的补充和改良。

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改革,改革总是在实践中获得逐步的完善,从这个角度,精心擘划许久的深圳医生多点执业改革方案中道夭折实在可惜。请给改革一个机会。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