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开再大,我还是会做医生。
说这句话时,小王大夫刚挂掉北京的「救火」电话,「做老板破事儿太多了,还是做医生好。」
办公桌上的《外科学》已经是被医用胶带捆了又捆,电脑除了主键盘锃亮,其他都落着厚厚的灰,唯一新的可能要数墙上贴着的临床路径表了,小王医生正在开医嘱。
从周一到周五,这个三甲医院的医生收患者、写病历、上手术、查房,家里和单位两点一线,日子看上去按部就班,平静安逸。
可到了周末,他脱下白大褂,换上轻装行囊,马不停蹄地奔赴高铁站。此时的他多了一重身份——北京一家开在西直门的,叫「柳叶刀徐州烧烤」的烧烤店老板。
高铁上,窗外飞驰着风景,王大夫手机时时刷着店铺情况和股东议事记录。
「这是今天的进账,对于刚开一个多月的小店来说,在菜品利润低的情况下还能盈利,把我们几个都吓到了。」一口浓重的京腔普通话,尽管身在外地,但在北医求学的经历还是让他脱不了这个印记。
他在烧烤店的门面记录了开店的心路历程:因目睹了地沟油的生产,身兼吃货和医生的他,本能的恶心。从小就希望有间小店的他开始盘算着能否开一家连医生都放心的烧烤店。
地沟油是直接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他没公开说。
曾经坐门诊的时候,有两种药,一种是提成,一种是没提成的;我犹豫之后,选了前者。
之后一直忘不了这事儿。觉得这个医生做地太没尊严了,怎么混地这么惨啊!
我需要副业,它能让我没有经济顾虑,简单纯粹地做医生。
烧烤店在这个理念支撑下诞生了。
王大夫不隐藏自己的创业故事,偶尔有些同行知道了,投来羡慕的眼光:你们终于可以离开临床咯!
可他却不想转行,开了店反而让他更坚定不转行,至少目前不会。
是因为没吃过苦头?并非,连轴转的夜班、急诊室里的野蛮家属,目睹主任被划伤的情景,样样都遭遇过。
「伤医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临床大部分患者都很好,真遇到地痞流氓就跑呗。」
还真是,一次急诊遭遇家属质问,对方见投诉没用,直接威胁说第二天找他算账。虽然当时是气话,但他还是把每天穿的洞洞鞋换成了篮球鞋。
「我喜欢做医生,这个职业收获的尊严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职业都不能媲美的。」
毕业时,我一封简历都没投
「柳叶刀徐州烧烤」店里的另一位老板,也曾经是医学「学神」,91 年出生的小程大夫。
当年,因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办老师的一次谈话,把一只脚都跨进清华的她召入医学麾下。
「老师描述,医生很苦,但做完手术救了一条命之后,家属紧握你的双手感恩,那一切比什么都值得。」
尽管家人反对,小程依旧笃定学医。
一路开挂的她身上披着多层光环: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青年编委、北医舞蹈团团长,每年一等奖学金稳定户、北京大学医学部未来医学之星、科室获得患者最多感谢信的医生。
用小王医生的话评价:「她是学神级人物,干任何事情都毫不费力,没有能难倒她的。」
可生活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某天,小程大夫值完夜班后就说不再做医生。「离开并没有具体的导火索」,她说,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的故事却每每让人心惊。
经历过急诊中医生汗如雨下拼尽全力地救人,身后家属双手插腰,高声呵斥:你们不把人救活,我要你们陪葬!
经历过值班时,因为同事的粗暴对待,摔断尾骨。
经过同校师兄的骤然离世,可外人就一句:谁要他自己加班。
在别人疯狂投简历的毕业季,就算早已被多家单位看中,她依然决然地把自己锁在寝室,一份简历都不投,怕的就是不舍的心动摇。
选择了就做到最好,既然决定放弃就头也不回。
都是良心活儿
其实我们只是一群刚毕业的小大夫,北大、清华、协和……我们分布在京城医疗圈的各个角落。
一小段话却圈着国内顶尖学府的高材生,无论是从装修还是食品选材,「柳叶刀徐州烧烤」从内到外处处都带着学霸光环,学术气息浓郁。
也只有医生开的店会用《临床内科学》吧?
开店前就思考可能遇到「烧烤对人体有害吧?」的质问,小程医生查遍了国内外的文献,对烧烤店划了几点底线:
要食材新鲜,当天购买,现穿现吃;杜绝腌制;所有用料包括用油一天一换。
小王医生则打趣地说,她就连选择山羊肉做食材都是经过一位神经肌肉学的博士分析对比过。(学神开挂的人生,一般人不懂....
可毕竟是未经世事的学生,考场上的挥斥方遒到了社会上总有些使不上劲的时候。
果不其然,小店折腾折返了很多次。
装修
「现在的店面装修风格是『抢救』过一次的」,王大夫和程大夫面面相觑,都哭笑不得。当初因为没有经验,他们过于相信施工队,信任到连合同手续都免了。
可等成品出来,第一眼肠子就悔青了,用小王医生自己的话说:「这什么玩意儿啊,就一火车站旁边卖盒饭的水准。」气得他连当时的照片都删了。
镇店之宝:小店身份证
雇人
刚来时招了一个「勤快」的厨师,每每王大夫在店里都能看到他忙前顾后。可是,等老板们一走,便转身成了甩手掌柜。
「店里都排长队了,他作为厨师,不去照顾客人,而在外面拍照片说,看,人好多啊!」
这位厨师理所当然被炒了,可君子不怕君子,怕小人。
这人事后到各个部门对烧烤店恶意中伤,说食料掺假。尽管多次突击检查无果,但应对各种检查中还是被牵扯了很多精力。
「只能感慨一句:社会底层难存活啊!」
差评
这批高材生第一次想不通的是,他们尽心尽力做出来的食物,被顾客差评了。
为什么费心费力不顾成本地想着安全,却还不如一堆腌制肉、临时加热的小店来的好评多。「怼回去,怼回去!」小王大夫和程大夫两人模仿着当时群里股东们的口气。
慢慢的,他们发现顾客只能进行直观考量,上菜速度、服务态度、装修风格等,但真正至关重要的质量把关是要靠店铺老板的良心。
「和做医生一个道理,都是良心活儿。」
爆满的小店
曾有人质疑,医生开店不是不务正业?每每此时,他们俩只是拿出开业以来的专业成就:已经发表两篇 SCI、还有两篇在投,小程大夫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小王大夫轻松完成主治考试,两人还双双入选杂志青年编委.....
「如果能有更多学有余力的人发展自己的兴趣,甚至创业,不是更好?」
现在,小王大夫依旧穿梭在两座城市之间,小程大夫则往返于多国,他们一个在外围,一个在体制内,都用自己适合的方式继续「治病救人」。
也是有了多位好友的倾囊相助,圈内好友的奔走相告,寄托小小梦想的烧烤店才能越走越远。
后记
「医生转行能做什么?」的话题向来都不缺回答,加之最近几年的执业环境,做医生这条路远没了此前的光明和顺利。
医改政策对医疗行业中灰色收入打击愈发严厉,规培之路漫长而艰辛,各类型难以让人招架的患者越来越多……
多少学子还在学医路上漫漫求索,又有多少学子在踟蹰徘徊,有人想继续,有人想跳脱。但是无论选择如何,医生这个职业依旧印证那句老话: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