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体制内公立医院儿科服务供给不够,体制外儿科医疗服务资源两极分化严重(高端诊所化和诊所服务质量低),导致国内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在这种前提下,政府是如何支持儿科服务发展的?儿科未来发展市场又是怎样的?想要开儿科诊所的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1.政策对儿科服务的支持
从国家对儿科板块发展的支持和政策方向上来看,未来在基层加强儿童卫生服务发展改革的影响有 5 个方面。
第一,改变医生为儿科服务模式
未来要改变儿科医生流失严重的现状,除了要培养大量的医生,以及鼓励或用政策引导综合医院开设儿科,更关键的还是让儿科的服务模式能够符合医生的动力。
第二,未来儿科医生培训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儿科医生的培养却是长期的且多方面的。长期指的是经过医学院和医院规培之后,在进入基层儿科或医院儿科的道路上,需要对医生进行长期的培训以持续提升其实力,才能将儿科做强。而多方面指的是,在医生沟通、服务细节和处理纠纷的技巧上,要比其他医生进行更为深入和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三,未来将儿科医生深入社区将成为趋势
儿科进入社区将有可能带动整个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医疗发展。一旦优质的儿科服务被社区居民接受,家庭成员也有可能更加信赖社区医疗的品牌和服务模式,间接带动一部分其他的医疗服务。
同时,儿科也是社区医生建立与病人长期关系,推广品牌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四,扩展儿科将成为儿科药品生产商的一个新的量增渠道
扩展儿科对于儿科药品生产商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渠道,尤其是基层机构如果增设儿科的话,需要建立新的方式进入广大的基层机构,将获得一个量增的机会。
第五,儿科医生大量培养对于体制外的机构也是利好
儿科医生的大批成长将有助于体制外基础医疗机构在儿科上的崛起,通过更有效率的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体验、信得过的服务质量吸引用户,带来量增,因而使价格更加亲民,更容易打开市场。
2.未来儿科服务的市场机会
1)城市中端体制外基础医疗机构
在城市和部分相对成熟、经济条件中上的城郊新城,中端体制外儿科基础医疗服务会有机会。这类机构可能会有 3 个特征:
首先,中端基础医疗机构处于刚崛起的阶段,儿科作为服务特色的一部分,有助于树立服务形象,并吸引家庭用户。
同时,这类机构的儿科服务在定价上需考虑到中产阶级的承受度,比公立医院 VIP 略低的价位会比较容易跑量。在做出一定的服务口碑之后,这样的价格更有可能帮助这些服务商将儿科捆绑到商业保险的家庭福利或员工福利计划当中,进一步获得量增。
最后,中端基础医疗机构在儿科服务的差异性上除了更有效的、更能令家长满意的就医流程,还需要将服务衍生到儿童保健和慢性病康复上。这些领域的服务在前端预防上可以是不收费的,作为营销的一部分。而在专业慢性病康复上,则可以设计相应的健康项目,如减肥、运动等,以康复课程的形式销售。由于体制内儿科无法提供这类长期服务,医生和患者的交流也很少,因此体制外完全有潜力抓住这个空白市场,填补家长对儿童慢性病治疗的长期医疗需求。
2)县级儿科诊所
在城郊再往下的县级,尤其在沿海富裕地区的县,人口相对较为富裕,购买力也比较强,也愿意尝试体制外的机构。因此,从城市拓展到县级的卫星儿科诊所可能在这一领域获得机会。
但总体来说,未来体制外儿科的机会更多仍是在城市和县,农村由于人口空心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导致年轻父母更愿意去县城或城市居住,未来儿科的发展潜力不会太大。
3)专业儿科慢性病服务:以线下为依托
国内家长对于慢性病儿童的长期治疗和康复服务的需求很大。以糖尿病为例,儿童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 5%,且每年都以 10% 的幅度上升。根据此粗略估计的话,中国可能已经有将近 500 万儿童糖尿病患者。
但由于中国儿科医疗资源的匮乏,医生侧重治病,而后续的疾病控制、整体调养服务严重缺失。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在儿童罹患慢性病之后,非常希望能寻找控制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由于大医院的儿科医生时间有限,门诊量太大,与病人的交流时间也有限,无法提供长期服务。
因此,父母在为长期治疗上有付出溢价的动力,以获得更佳贴心有效的服务。这将为专业的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机构带来机会。
不过,由于儿童的自控能力差,慢性病管理很难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如远程、移动端),对于减重、锻炼等的指导更多需要依赖线下资源面对面来进行,将治疗方案配合用药、随访、检查,以及配备教练进行体育锻炼和饮食指导,可以打包设计成课程提供给用户。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希望依托移动工具来进行慢病管理的模式无法达到效果,移动端最终只能作为一种沟通工具附加在线下服务上,而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线下的服务。
本文来源 | 赵衡《创新陷阱:医疗投资的挑战》
想了解更多关于医生创业故事,请长按识别,关注「轻松开诊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