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幸去北京参加了一场糖尿病管理创新模式暨优行讲者培训会,除了学习慢病管理与移动医疗相关内容,压轴话题更是让人脑洞大开!从美国远道而来的 Eric Houser 分享的《台上台下,说话之道》,这让常年进行医教研科普宣教的我们脑洞大开!满满的干货不敢私藏,听课之后的复盘奉上,以飨各位!
1、每天我们都在进行着沟通及各种关系的连接,演讲似乎只适合高大上的场所或精选话题,其实演讲无处不在,随处可行。大到你要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小到你进行简明扼要的病情沟通,归根结底就是表达。作任何演讲前,我们需要扪心自问,你的目标是什么?请记住 EPP!Explain(清晰地阐述理论)、Persuade(说服听众)、Project(树立正确的个人形象)。
2、其实在演讲或讲话前,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也许你会开始出汗、心跳加速、双手和大腿开始颤抖甚至内急..... 这个时候如果你一味地压制自己的 Nervous 情绪,可能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紧张来源于肾上腺素,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感觉不到,你也就不存在。因此,请接纳你的紧张并且做深呼吸的舒缓动作。
3、开场白至关重要,对,Shift your audience『s mental state! 你可以让你的开场白充满悬念,引起听众的 Curiosity,对,让听众充满好奇心!Arousing Curiosity 有三种方式,我们可以抛出发人深省的问题、用一个吸引人的数据、讲述一个故事......
4、Eliciting(引导)不容忽略。无论我们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还是进行科普宣教,每一次的沟通不仅仅是翻阅你设置的幻灯片,而应该是你的内容加上你的沟通技巧。我们常关注幻灯片的内容,甚至在演讲前仍在乐此不疲地备课,其实这也是过度依赖内容而忽视演讲技巧、计划的表现。
5、如何进行引导?Use your eyes to elicit attention,对,有个词汇需要我们深刻领悟,那就是学会 Scan,you can scan the whole room,the whole time。环视整个房间,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目光交流也很有技巧,一般停留半秒钟,不是逐一 scan,可以跳跃式,眼神照顾到每位听众,无形之中完成了互动。此外,肢体语言也是引起关注的重要方式。你可以四处走动,别呆在原地,自由运用你的手势。在挪动脚步的时候,小碎步走起而不是大踏步,在某一个地方停留数秒后再次换位,周而复始。观众的眼神始终被你吸引,而不会出现听众昏昏欲睡的窘况。
6、阶段式发问,让听众与你同步。每一个新的提纲前向听众提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Have you ever...?What『s it like when...?How do you usually...?
7、当进行演讲表达的时候,我们需要 Crutches。对,支撑物,提到这个,我们常常会想到演讲时需要的 ppt、讲台、遥控器等等,的确,我们在平时的表达过程中,的确过多的依赖于这些实物。我们平时需要讲台,它常常让我们躲藏其后;我们常常借助于视觉化辅助工具例如 ppt,但听众常常被过多引导着关注 ppt;我们常常和几个听众眼神互动,寻求赞同,但你可以借助全体听众做你的支撑,提升你的气场。此外,别不断地说「嗯...」自我检查一下,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过多的过渡语呢?
8、Closing 结尾非常重要,对,结束演讲前复盘很重要。有的讲者会在演讲最后随意地说:「就这样吧...」、「好的,差不多了吧...」这种情况还非常多见,其 closing 是表达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对前面的补救措施。千万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简要总结演讲的目的、内容并提出计划,及时复盘让大家有方向可循。
9、当我们演讲完毕,先别急着匆忙离场,还有重要的一步,那就是 Q&A。不要提出很开放式的问题「Any question?」回答时不要一直和提问者互动,可以高屋建瓴式的总结此类问题。否则的话,也许会有铺天盖地的问题等着你,让你应接不暇。当回答提问者的时候,起初的时间里你需要注视对方,但后续的时间你继续 scan,继续和全场听众眼神互动。否则很容易被问题牵着鼻子走。即便是进入 Q&A 环节,你仍然是全场的主宰。
编辑|辛培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panda_wqy」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智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