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的美小护:兴趣是工作最好的助推剂

2017-04-24 19:48 来源:丁香园 作者:北大医疗
字体大小
- | +

护士,被人称为「白衣天使」。不仅仅因为她们身着美丽的白衣,更因为她们全心全意对患者的陪伴和照护。

北大医疗康复医院高压氧舱的护士李培培,是大家眼中的「美小护」,她既有专业护士的认真负责,也有 80 后女孩的青春乐观。

image003.jpg

作为一名护士,她见到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家属悲欢离合的场景,感受过患者充满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有理说不清的局面。

护理是一项长期从事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内容千篇一律,然而又不尽相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患者,处理不同的情况。而高压氧,又是不同于普通临床的特殊科室。

高压氧初体验,她坚持了下来

2015 年 7 月,李培培加入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家里多人从医,她从小就坚信护士是守护生命的天使,于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护理专业。

而加入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她则正式开始了高压氧护士生涯。高压氧,对李培培甚至是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这并不是一个新兴领域,但我国相应的学科建设仍在发展阶段,所以在很多大型医院的普及率也并不高。高压氧的治疗范围很广,凡是缺血缺氧性疾病,均能通过高压氧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特殊性和专业性,高压氧舱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普通科室高。首先需要具备两证:特种设备作用人员证、高压氧舱上岗证。

李培培通过专业学习班的培训并考下这两证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克服困难,如今成为了高压氧舱的全能护士,至今为近 400 位病人完成了 0 失误的高压氧舱治疗,成为患者心中优秀、专业的美小护。

面对患者,唯爱与信任不可缺

高压氧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宣教、陪舱、操舱等工作项目。宣教即要在病人首次入舱前,向其详细讲解注意事项。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前期环节。

初次进舱,患者难免会有抵触和恐惧心理,会出现犹豫、质疑甚至拒绝的行为,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做到耐心细致,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针对有些病情危重的患者,当其家属无法进舱陪同时,护士就要亲自陪舱。而操舱,即对高压氧舱实施加压、稳压、减压等技术类操作,这对护士的细致严谨、沉着冷静均有较高的要求。

image005.jpg

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情况。临床上病人遇到突发状况医护人员可以随时处理,但患者身处舱内,出现突发情况的风险就会很大。在一次操舱过程中,遇到一位患者进舱后感到十分不适要立即出舱,而此时舱内还有另外三位危重患者,为了兼顾患者的治疗需求、保证治疗效果,李培培在耐心安抚患者的同时,冷静操作两舱互通,先将隔壁的过渡舱升压,将这名患者转移到过渡舱并关闭舱门,减压后顺利出舱。原舱内的患者继续治疗。

类似的紧急情况李培培习以为常,每一次她和同事都能密切配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每一位护理专业的学生,都会深刻学习「四心」: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这四心在李培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她还探索出不同的护理之道:

面对小朋友,她像讲故事一样,把进舱描述成一趟探奇的飞机之旅;而有的老人反而很抵触坐飞机,她就换一种沟通方式;有时候会有脑外伤患者,可能容易急躁,一方面她会比较大声的说话,同时还不忘把语速放慢。一次来了一位两耳失聪的阿姨,她进舱前非常焦虑,李培培耐心的陪在她身边,把每一个字都写成汉字给阿姨看,还专门写了「别紧张」、「别担心」的小卡片,阿姨终于放松下来,顺利的完成了治疗。

兴趣是工作最好的助推剂

李培培是典型的 80 后女孩,上班下班判若两人。上班时一丝不苟,下班后活泼洒脱,是个十分爱玩儿、兴趣广泛的 80 后。她爱唱歌、爱英语,报了钢琴班。大学的时候为了追星,还自学了视频剪辑软件,MV、动态照片合辑她都尝试过。而这一项特长,还成为了她工作中的好帮手。

李培培发现,患者进舱前的宣教,其实特别重要。患者并不了解什么是高压氧,更担心进舱之后会难受、会出不来等等。一方面,李培培尽可能详细的告诉病人,高压氧其实是很放松的治疗。

北大医疗康复医院设置了 3 个高压氧舱,最多可容纳 28 个人同时进舱,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舱内设置了投影,可以播放电影和音乐,还可以和别的患者聊天。有问题随时可以通过语音对讲系统和舱外的护士沟通。

另一方面,李培培还在不断尝试用丰富的手段来开展宣教,她的视频制作特长就派上了用场。白天工作忙,只能下班完成,而她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往往一个人捣鼓到深夜,从策划、到脚本,再到分镜头……近期,她的高压氧宣教小剧本就要编写完成了,她期待看到患者的反馈,也希望把这个视频不断完善下去,真正的做到实用、直观、通俗。

高压氧舱的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宣教、陪舱、操舱,她们在辛苦中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记录,她们在劳累中照护着生命的健康。

医护人员的使命是救死扶伤,而康复不止这些,还要让患者有质量地活着。患者在院的治疗周期较长,从一个月到一年都有;面对患者,除了日常的治疗护理,精神层面更应兼顾。李培培说,她希望能带给患者活力和安慰,最后往往和患者相处成了家人的感觉。

「关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也许冰心老人的这段话,就是对护士职业的最好诠释。

编辑: 王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