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扎根云南 15 年的德国医生—夏爱克

2017-02-14 17:32 来源:新华社 作者:沈忠浩 胡小兵
字体大小
- | +

「舍不得离开云南,回到德国反而不适应了,儿子不喜欢吃面包,爱吃米线……」德国医生埃克哈特·沙夫施韦特 13 日在法兰克福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当天,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举办第一期「对话总领事」活动,沙夫施韦特是作为嘉宾参与对话的首位德国友人,他有一个中文名字「夏爱克」,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夏医生」。

2001 年,夏爱克携妻儿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云南偏远地区行医、扶贫,一待就是 15 年,并且深深爱上了这片与德国相隔万水千山的东方热土。

「我的中年留在了中国,」夏爱克深情地对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王顺卿和现场观众说,「云南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切都是缘分。」

初到云南,夏爱克还没心思饱览秀美的自然风光,就已为难懂的语言犯了愁。他坦言,适应语言文化环境和风俗习惯是十分严峻的挑战,「我当时觉得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中文」。

然而,当地人民的真心、热心和耐心给了夏爱克莫大的信心和支持。在最早安家的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夏爱克和家人感受到来自同事和朋友亲人般的温暖。

「无论逢年过节,还是有亲人结婚、盖房子等,当地的朋友都会邀请我一起去,」夏爱克说,当他中文表达有困难时,身边的朋友都会耐心地鼓励他「慢慢说」。

在夏爱克看来,云南人民真诚的欢迎和包容是支撑他在那里扎根15年的重要原因。15 年间,夏爱克的足迹遍及鹤庆县、红河县、建水县等诸多偏远地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医生的他不仅亲自接急诊,给当地居民看病,还办起了培训班,帮助培训当地的医务人员。

15 年间,夏爱克的足迹遍及鹤庆县、红河县、建水县等诸多偏远地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医生的他不仅亲自接急诊,给当地居民看病,还办起了培训班,帮助培训当地的医务人员。

不仅如此,夏爱克还利用有限的时间参与了云南当地多个扶贫项目,其中一些与医疗并无关联,例如修水井、修沼气池,还有他津津乐道的「借羊还羊」项目。

谈及扶贫,夏爱克尤感欣慰。15 年间,他目睹了云南当地教育、医疗的巨大变化。

「来中国4年后,我第一次返回德国度假,感觉我的家乡和过去一样,丝毫未变,」夏爱克说。不过在结束3个月假期回到云南时,他惊讶地发现新房子多了、红绿灯多了、医院的各个科室都配上了电脑……

中国的日新月异让夏爱克一家总想回去看看。今年夏天,夏爱克的儿子计划去武汉实习,女儿则打算去中国的孤儿院做志愿者。在云南的成长经历让兄妹俩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向往,他们身上也寄托着夏爱克回中国的愿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夏爱克的故事恰是中德民心相通的真实写照。他说:「离开德国时,我舍弃了亲人和朋友、饮食与爱好,还有专业的工作环境。但我在中国收获了更多友谊。」

2017 年适逢中德建交 45 周年,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王顺卿说,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希望通过「对话总领事」系列活动,分享领区内德国友人的在华经历,进一步促进中德民间交往。

(原标题:通讯:扎根云南 15 年—对话德国医生夏爱克)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怡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