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半马两人身亡 为什么跑马身亡悲剧不断?

2016-12-12 07:58 来源:丁香头条 作者:新闻小组
字体大小
- | +

今日,丁香头条收到用户消息称,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有两人在赛程中休克倒地;据网传视频中,一位穿着厦门马拉松比赛服的男性倒在地上,一位女子上前为其进行心脏复苏。

随后,2016 厦门 (海沧) 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发布公告称,今日上午举行的 2016 厦门 (海沧) 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跑者林某某和吴某某分别在在距终点 4.5 公里处和终点倒地,医护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抢救,并将两人送往海沧医院。虽然经组委会组织的市、区医疗急救专家全力抢救,但两人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海沧公告.jpg

近几年,马拉松的参与者逐渐增多,然而跑马身亡的悲剧依然不断;2015 年 12 月 5 日,深圳半马运动员姚某突然晕倒,经抢救后,无效死亡。丁香园(ID:dingxiangwang)微信曾刊发作者「过期的奥利奥」一文,指出——很难杜绝马拉松猝死,AED 不是神器。

他为什么死了?

这种情况,属于突发的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马拉松这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使 SCA 的发生几率大大提升。

我们可能从参赛者身上开始杜绝马拉松猝死吗?

很遗憾,不能。

目前国内的马拉松的主要性质还是「全民运动」,而非一种专业性的运动。很多人还是天真的以为马拉松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十公里吗?

所以,至少从对待马拉松的态度来看,我们发生马拉松猝死的几率要远远高于那些已经将马拉松专业化的赛事,比如波士顿马拉松、东京马拉松。

另外,即使我们将马拉松的门槛提升,要求参赛者有一定的运动基础,虽然可能减少马拉松猝死仍然无法杜绝马拉松猝死的发生,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每名参赛者都进行全面的心脏体检,包括 24 小时心电图、心肺功能或运动平板试验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如果患者患有肥厚型心肌病、Brugada 综合征这些疾病,他发生猝死的风险大大提升。他有可能参加了 99 次马拉松一点事没有,我们认为他不可能猝死,结果第 100 次倒在了终点。

AED 不是神器

有人可能听说心脏骤停可以用 AED 救治,但 AED 不是神器——在心脏骤停发生的 1 分钟内使用 AED,患者有 90% 的存活几率,随后每分钟下降 10%,5 分钟后已经不改善存活几率。

AED 和手动除颤器的救治原理是一样的,这名患者是在急救站附近倒地的,急救人员马上上前救治,用手动除颤器除颤,最终并没有复苏成功。

即使是专业的手动除颤器,虽然大幅度提升了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也没有挽回生命。可见,AED 不是神器,也请不要对他们寄予过高的幻想。

(注:本次事件中,骑行 AED 也在两分钟内赶到了现场,医师立即开展了心肺复苏和电除颤;但依然没有改变结果。)

马拉松的立体救治

目前国内的某些马拉松赛事已经开始建立更加完善的急救保障制度。下面分享某城市马拉松的急救模式:

  • 一级响应 陪跑志愿者和赛道志愿者

  • 二级响应 赛道 AED 急救员

  • 三级响应 救护车和按压机

  • 四级响应 直升机

  • 定点医院 使用 ECMO 等设备

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急救模式,在国际上也已经算得上十分先进,但患者仍然可能救治无效而死亡。国内赛事若能提升参赛者质量、改进急救模式,双管齐下,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脏骤停的发生。

对于参与马拉松的跑者,曾在 2015 年北马赛程中,抢救倒地跑者的丁香园资深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杨达文医生建议:「不要逞能,不要太过挑战极限;听从自己身体的声音,用科学的方法,量力而行;马拉松是简单的,但距离是有尊严的,没有跑过一定的距离就不要乱跑。」结合自己的身体实际,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任态度。

编辑: 张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