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之「灵异事件」——已经死亡的患者又发出了声音

2016-11-29 17:51 来源:丁香园 作者:newbie120
字体大小
- | +

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家属放弃抢救

75 岁昏迷的患者,救护车 20 分钟赶到现场,是一个工厂的生活区。

看到患者的第一感觉,我认为患者已经发生心脏骤停。因为闭着眼,张着口,很安详的样子。但我还是下意识地喊了喊他:「老人家!老人家!」

「嗯!」患者回答,我暗自笑我太敏感了。

我拿起手电筒去检查瞳孔,双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触摸颈动脉没有搏动,也没有自主呼吸。

「刚才的『嗯!』是老人回答的吧?」我问家属和车组人员,他们都说是老人答应的。

「不是你们闹着玩答应的吧?」我仍然不相信,再次问家属,家属表示确定不是。

真是奇怪,以患者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有意识,更别说会回答我。问了家属,说前两分钟还有呼吸,而且强烈要求抢救。告知家属患者年事已高,复苏机会渺茫。

胸外按压、心电监护、气管插管通气、开通静脉用药,10 分钟后患者恢复 70 次的自主心律,颈动脉恢复搏动,测血压 100/60 mmHg,瞳孔仍散大,无对光发射。

「患者已经恢复心跳和血压,现在要马上送医院继续治疗。」我对家属说。

谁知道患者儿子拉着我问我患者送到医院得花多少钱,能不能活着出院。而且他还特意强调:「花钱无所谓,主要是我爸爸生前说过他要在家里过逝!」

我告诉他患者瞳孔仍然没有对光反射,还得进一步脑复苏,虽然活着出院的机会不大,但也应该努力一下。

几个家属商量了几分钟,决定不送患者上医院。我心说好嘛!现在有脉搏和血压,患者其实是活过来了,你们又不送医院,还不好办了。

患者儿子签了放弃抢救的字,自己把气管插管拔掉。在现场等了 10 多分钟,患者的心电监护上才出现直线。生命有时是脆弱的,有时也是顽强的,但患者和家属的意愿才是最大的。

「灵异事件」出现,家属说患者还活着

随后我们到附近出下一趟诊,几分钟后调度室打电话告诉我,家属再一次打进 120,说患者还活着。

「什么情况!老人家你想玩死我吗?」我顿时有一阵寒气从后背直冲后脑勺,头嗡嗡作响。

等待前往出诊的同事反馈情况的时候我万般煎熬,拿出心电图资料反复研究,心电图上显示 V1-V6 导联脱落,也就是说肢体导联确定是连接正常,这样做出来的直线不会有问题。但我还是惴惴不安,甚至在思考我坐在法庭被告席上的时候该怎么回答。

10 分钟后同事打电话过来,说患者心电图确定是直线,瞳孔散大固定,没有自主呼吸。

「家属到底想干什么?吓死人了!」我问同事。

「家属说给患者穿寿衣的时候患者『嗯』地叫了一声,所以他们认为患者没有死。」同事回答道。

胸外按压的时胸腔内的气流往外冲击声带会发出声音,这倒是并不少见,问题是我们按压的时候患者也没有发声呀?

「你再按压他的胸廓试试!」我对同事说。

「没有声音!」同事按压之后说道。

「你再喊喊他!」患者第一次发声就是喊了他应答的,所以我叫同事再喊喊他。

同事轻拍老人双肩,凑近耳朵喊道:「老人家!老人家!」

「嗯!」老人嘴里吐出长长的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太清晰了,绝对就是老人的应答,同事顿时被吓得脸色苍白,呆若木鸡。

「有鬼呀!」正当同事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传来老人儿媳妇的一声尖叫,所有人吓得拼了命往外逃……

好吧,请原谅我奔逸的思维,患者第三次「嗯」是我虚构的。真实情况是同事再一次打了心电图,确定患者已经死亡。

网络上曾有病人送到殡仪馆以后复活的报道,甚至有人说从冰柜里面爬出来的。急救医师要相信科学,心电图为直线可以肯定患者已经死亡,不会有那么多灵异事件。

当然,前提是心电图不要出现空打的情况(肢体导联电极脱落),俗话说鸡死也会蹬蹬腿,人死了短时间内会有一些神经肌肉在放电,或者有其他干扰,心电通常不会是绝对的直线。如果出现绝对直线,应该检查是否有电极脱落的可能。

终止心肺复苏的标准及宣布死亡的注意事项

根据这个经典的病例,我们可以乘热打铁,探讨一下终止心肺复苏的标准、宣布死亡的注意事项,以及心肺复苏相关的伦理学问题。

首先,理论上如果出患者恢复有效自主循环、判断抢救环境不安全、发现不可逆死亡的可靠证据,可以终止心肺复苏。成人、儿童、婴儿高级生命支持持续 30 min 以上,新生儿复苏持续 10 min 以上,心电图为心室停搏,检测不到自主呼吸、脉搏,可考虑停止复苏。

如果患者为低体温、溺水、触电等非自身器质性疾病导致 CA 时复苏成功率较高,应适当延长抢救时间;如果 CPR 过程中出现过自主循环恢复的征象(如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应延长复苏时间。

其次,急救医师应该明白,在现场宣布死亡有很大的医疗风险。网络上也有报道称车祸现场,救护车到达宣布死亡,半个小时后被家属发现患者仍有呼吸,送到医院抢救,最后死在医院。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是真是假,但如果真出现这样因为错误宣布死亡导致患者延误抢救,恐怕出诊人员的执业证都会被吊销。

曾遇到一个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心电图为直线,但双瞳孔始终没有散大,我在现场多呆了几分钟,仔细观察患者确实无呼吸,方敢离开现场。后面查资料发现,有机磷中毒死亡的患者,如果眼睛被有机磷污染,瞳孔会在死后数天仍是缩小的。

因此院前宣布死亡需要慎重,如无特殊情况,必须要有心电图资料做为客观证据。心电图不是直线时,指南推荐尽量做心肺复苏。因此,宣布死亡时心电图最好为直线,如果心电图不是直线,需在病例上注明不做心肺复苏的原因(如断头、胸腹严重损伤、家属不愿抢救等)。此外,在现场宣布死亡也需注意家属的情绪,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方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急救人员注意事项

最后,心肺复苏相关的伦理学问题牵涉到病人的生死,比较复杂。但急救人员至少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急患家所急。所谓急救车,突出就是一个急字,虽然我们不可能像家属一样心急火燎,但基本的样子还是要做出来的。试想自己的亲人病危,急救人员慢慢悠悠迈着方步出诊,抢救也是不紧不慢的,你肯定会非常生气。

第二、说话做事要得体。急救人员不可能痛苦这家属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说话做事还是应当注意分寸。试想家属抹着眼泪来开死亡证明,救护车上流行音乐声音开得很大,急救人员谈笑风生,甚至讨论「九转肥肠」味道怎么样。这就如同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有一个女人穿着大红色的超短裙,浓妆艳抹秀性感,你肯定会觉得不舒服。

第三、尊重死者。尊重死者就是尊重生命,是急救人员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你可以对各种奇异的死状感到新奇,但不要拍照,更不要发到网上。对死者的尸体搬动轻柔,尽量不要在尸体上方跨过,更不要有亵渎尸体的举动。

编辑: 陈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