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什么你之前学到的「心肺复苏每分钟至少按压 100 次」,一会儿是对的,一会儿是错的?
看完就明白了。
10 月 30 日,一年一次的上海国际马拉松开跑,这已经是上马的第九年。一位参加半程组的男性跑者,在越过终点线后 50 米左右突然倒地。
随后赶到的志愿者和急救保障组立即展开心肺复苏。在抢救现场,球囊呼吸面罩、气道支持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有尽有。
经过现场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心脏骤停的跑者恢复呼吸心跳,并在三分钟内被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我们不止一次提到过,院外抢救有一个「生存链」。严格按照生存链操作,是抢救成功的最佳保证。即使是上马现场的急救专家们,也是按照这一顺序来的。
这个「生存链」,每个人都不仅仅要熟知,还要会操作!
常说「马拉松赛场可能是除了医院以外最安全的地方」,这一次,正是充足急救保障和严格执行的最佳体现。比起地铁等公众场合,不知要高多少。
这个「生存链」是哪来的?指南。
指南是怎么来的?
在医学的各种指南中,每一条意见或者建议都对应着不同的证据级别:
最高等级的证据是随机大规模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做出的结果。
最低等级的建议是专家意见,或是专家共识。
因此,随机大规模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做出的结果,是现阶段最可靠的。
但还有很多情形,没有临床试验来支持或者反对怎么做,这该咋办呢?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不得不按照专家的意见来做了,因为我们通常认为专家比普通大夫强,所以听专家的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专家说的一定是对的吗?
我们每个大夫都会在各种考试和考核中遇到 CPR 的题目。但有时候,明明背过了答案,怎么还是错了?心肺复苏的按压次数一直在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最初,所有人(包括专家)都不清楚心肺复苏的按压速度应该是多少,但总得说出一个数字,让救人的人能够按照这个标准,这个速度是怎么定出来的呢?
答案是:专家共识。这些专家一开始制定出来的按压速度是 60 次/分。
为什么专家指定的的是 60 次呢?因为当时的认知是:人的正常心跳是 60~100 次/分,取这个值是理所当然的……
这「专家」的思路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啊!
后来专家们发现由于吹气的时候会停止按压,会导致每分钟按压次数减少很多,就又把按压速度提升到了 80~100 次/分。
随着时间的推进,2000 年左右很多临床试验告诉我们:按压产生的血流不如心脏正常的跳动有效:按压产生的血流只是心脏自己跳动产生的血流的 30% 左右,所以 2000 年专家们把按压的速度修改为 100 次/分左右。
后来又有一些研究发现:其实 100 次/分左右的按压速度仍然是不够的,所以 2010 年又把按压速度改为了「至少 100 次/分」。我们很多人接受的培训,正是参考这个数据。
历年 CPR 指南变化
但是这次,专家们又可能忽略了一点——很多人为了求「快」,在心肺复苏的时候会按压到 140~150 次/分,而损失的是按压的深度。
所以,2015 年 AHA 最新指南把心肺复苏的按压速度改为 100~120 次/分,因为又有很多新的临床试验证据:按压速度越快,按压深度不达标的比例会越高。
但是今年初,在香港 2015 指南更新大会上,AHA 的代表再次表示:100~120 次/分只是基于现在的有限数据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许以后按压的建议次数还会有变化……
另外,儿童和婴儿的心跳速度是比成年人快的,但为什么心肺复苏中儿童和婴儿的按压速度也是 100~120 次/分呢?
因为,现在没有临床研究的结果支持我们给儿童和婴儿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采取的按压速度,所以只好建议参照成人的标准进行按压……
所以,不论什么领域的指南,都是同样的道理:
专家意见一般都是指南指定的一个原始参考指标,按照这个参考指标会不断的进行临床试验,随着这个指标的不断修正就会逐渐成为指南,并无限接近真理。
每个医生都要记住:
请不要迷信专家,专家说的对不对,是需要后续的临床试验去不断检验的,而且必定会有一些专家建议会被证伪。
也不要蔑视专家,因为指南制定出来之前我们需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参照专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