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住院日(Average Length of Stay)是近几年各大医院科室指标的「座上宾」,然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提出。
早在 1955 年,中国就将平均住院日列为城市医院管理四大指标之一。1982 年,国家出台了《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平均住院日与其他 6 项指标被共同列入医疗护理质量的研究方向。随着医院管理的进一步标准化,在 1989 年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原卫生部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平均住院日均制定了具体标准。
而这一时期,中国也正处在医疗系统改革的初期阶段,全民医保引爆的看病大潮远超过中大型医院的硬件建设速度,医院内的效率问题越来越突出。
重点提速在 2002 年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明确提出减少平均住院日之后,一时间「效率就是生命」在大江南北被奉若圭臬,各医疗系统当然也概莫能外。
虽同为三甲 不能统一标尺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明确要求平均住院日小于等于 12 天。在地域、资源、患源等差距甚大的中国,尽管同是三甲,但沿海大型城市和中部内陆省份相比,并不处在一个衡量纬度。同一疾病,县、市、省级医院,无论从诊疗水平还是医疗资源上都是大跨越。在客观条件相差甚远的情况下,若盲目统一追求平均住院日,无异于「逼良为娼」。
此外,在患者与医生利益相关的医保问题上,各省的实施及报销情况不一。有的省份新农合还没有合并至社保,相邻县的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仍不能统一,治疗方案更谈不上标准化,却要求同样的住院天数,这又如何能做得到 ?
在不注重临床细节和实际的情况下,一刀切的政策总会遇到各种反弹,或许指标能提升,但这必定是以牺牲一方利益代价为基础的。
1. 需要不断催床
@叫我飞行侠:现在到处都追求平均住院日指标,我们医生现在基本上是患者做完手术我们就开始催,每天不停地催。术后愈合不好怎么办?那就再出院再入院,否则怎么办?
2. 简单病例扩增
@匿名用户:为完成指标,各科室都想出了自己的对策,有的地方内科系统更多收治轻症病人住院,外科呢多收治手术简单的患者(有的医院尽管平均住院日低,四级手术也占比也达标,但类似胆囊等小手术数量多的惊人);还有个别地方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比如患者入院当天晚上灌肠,次日早上 4 点抽血化验,8 点进手术室,医生电话询问化验结果,如果没问题,马上手术等等。
3. 病情变化快 医保报销比例不一
@dr. 钢牙:外科的肠瘘,胰瘘,胆瘘时间更长,若中间发生出血、感染等情况,住院日必定增加。而若要达到设定的「理想」住院日,除非术前检查院外做好,术后没并发症。然而现实是,多地医保规定住院才能报销,所以叫患者院外检查,很多是不愿意的,这样天数就增加了。
4. 拖床老赖无法解决
@麦单当水:我有个老病人,慢性病,公费医疗的,所有病情都很稳定,但家属就是不出院。住半年总医疗费用达 11 万了,自负金额才 1700,老人的退休工资都有 6000/月了。家属把病人扔在医院省心省事,多次催出院不理睬。我打电话到社保局,社保工作人员说这事不归他们管,要我们「妥善处理」。
网友普遍反应:「不能因为出力还出钱,累死累活最终却别扣奖金。」
平均住院日并非不可行
言道此处,细思恐极——平均住院日索性不用了吧!非也。事物皆有两面性,动态之中找均衡。我们可以借鉴「平衡记分卡」的思想,但前提一定是医院管理能力的提高。贯彻规范诊治,平衡考虑各个指标的牵制性才能真正同时有利于医院医生和患者。在这里对于平均住院日而言,牵制性指标就是——疾病分层不下降,手术级别不下降、加强临床路径建设。
疾病分层其实也就是 DRGs 的要求。我国目前诊断的不规范性是比较突出的!虽然今年 ICD 不断推行,但是实际上推行不佳。所以医院要建立自己的规范诊断库去监督评价各科室,手术级别同理。
临床路径是一个规范治疗的利器,只是对其的不同理解和应用有差别罢了。回归初心,只以规范治疗为目的,规范的治疗自然能够减少无效住院天数和低效住院天数。
毫无疑问,一个医院管理能力的提高一定是全体人员的能力同时提高,尤其是医院管理部门的作用十分重要。一个患者的住院时间中的无效或者低效住院时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科室之间的流程配合,科室内主任可以努力,涉及到科室之间就必须是管理部门的责任了,这不仅涵盖医务部,还有药剂、后勤、财务等众多部门,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真的让患者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