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笔误」缘何引发婴儿性别之争

2016-08-15 09:54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字体大小
- | +

7 月 17 日,小雨(化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产下一女婴,但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书」上,孩子的性别前后矛盾,出生日期和身长也与事实不符,家长怀疑抱错孩子,产科主任称是笔误。至今,家长还未给孩子上户口,日前已申请做亲子鉴定。

若非产科医生的一纸「笔误」,小雨的分娩过程算得上顺风顺水,足月、顺产、孩子也健康。然而,临出院前的那份《疾病诊断书》,却搅乱了这幸福着的平静:起始的「病情描述」倒是写的「顺娩一活婴,女」,但末尾的「出院诊断」则变成了「足月活婴,男」。显而易见,正是「诊断书」中「先女后男」的描述,才让产妇及其家人疑心「抱错了孩子」。

看上去,医院的解释合情合理:性别描述上「自相矛盾」的「疾病诊断书」及「出院通知单」,出自同一进修医生之手,纯属「笔误」,产科科室已对其进行了批评。至于对方怀疑孩子有可能抱错,院方则以「反诘」的语气问产妇爱人,「你当时不是在一旁陪产嘛,你看不出男女呀」?

不过,产妇及其家人的证据也算得上「钢鞭」:要说只有一处错,倒也称得上「笔误」。

但「诊断书」不仅在性别描述上自相矛盾,其他方面也是错误百出,就如出生日期,本是 7 月 17 日,却写成 7 月 16 日;再如身长,先是 50 厘米,再改为 52 厘米,最后又改回 50 厘米。而除了「诊断书」外,甚至「出院通知单」也同样标注的是「男」。要说这么多全是「笔误」,谁信?

不过,尽管如此多的「笔误」难以解释,但笔者还是大致认同医院的回应。作为一所著名三甲医院,产妇小雨的整个分娩流程完全合乎规范,其爱人除了分娩时没进产房外,可以说一直全程陪护。

因此,仅以纸上的「笔误」而去无端怀疑一切,显然不太公正。何况,身为初来乍到的进修医生,面对桌上一沓一沓的病例,手忙脚乱之下,一处错导致处处错,也并非没有可能。

而在产妇及其家人看来,「笔误」频现,且分娩时其家属并不在近旁,故并不排除孩子有抱错的可能。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生男生女都是上天的赐予,但若抱错孩子,则断然不可接受。

何况,即便这起纠纷仅止于「笔误」,医院也终须为自身的过失买单。就这个角度而言,他们坚持要做亲子鉴定,心态可以理解,要求也不过分。至于医院是否该负全责,或许应视亲子鉴定的结果而论:若亲缘关系成立,医院似应承担亲子鉴定费及往来车旅费;若确属抱错,则构成医疗过失,当依法追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此事给人的最大感触是,即便一个疏忽导致的笔误,即足以「撕裂」医患之间的信任,这才是让人后怕之处。显而易见,事情固然起因于进修医生的过失,但整个社会层面呈现的信任危机才是「根」。

就如街边扶老者往往容易「背锅」,理由竟是「不是你撞的,咋会去扶」;而某地一大型企业举办的有奖征答,获奖者竟疑为「骗局」几欲放弃,以致需请警方出面证实,原因也在于「现在骗子太多了」。

就以这件事为例,若医患之间彼此信任,则听了院方的解释也就释然了,何至于非去做亲子鉴定?显然,眼下产妇及其家人心里想的,定然与上述人等无异:堂堂医生,咋可能犯这种「低级失误」,何况还是多处。未必自家生的果真是男孩,被医院弄混了,而医生的「笔误」不过是不觉间道出了「真相」而已?

于是乎,产妇及其家人愈发相信,事情不会如此简单,其中一定有「猫腻」。这便是他们一定要做亲子鉴定的缘由,也是医患间信任缺失必然的结果。

但话说回来,修复医患关系是个系统工程,当然有赖于整个社会信任度的提升,但医院自身也并非就无所作为。就如对此次「笔误」,显然不应企望以三言两语来「打发」对方,而应将「笔误」的来龙去脉查清楚,让人听了不仅明白,还要信服,则误会有望消除,矛盾方不致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恢复医患信任,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才是唯一可取的态度。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伽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