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带来一个医者到媒体人的转身故事。站在中国医疗改革大潮的前沿,她用专业的敏锐、医者的勇气、仁者的爱心跨界二十年,创办多档医疗健康名牌节目。
她说:「当以一个记者身份去见证医务人员履行使命的壮举时,我骄傲能与他们使命共担。」
印象最深的一次医学课,是一个人站在一具干尸前,掀开身体经过处理的干瘪肌肉,一根一根的背全身血管、神经的名称和起始点。
曾经痴迷医学的我没有想到,在多年以后,这些枯燥的知识成为自己媒体生涯中最重要最珍贵的基因和营养……
1995 年初最冷的一天,女儿因感冒咳嗽不能平躺,靠墙抱了她一夜。第二天一早骑车赶到皇苑大酒店,北京电视台新闻部招聘记者的面试正在进行。
我被第二个叫进考场,清晰记得当时考官提出的问题,你能给我们讲一件医院正在发生的新闻吗?
这次面试让我开始了医学向媒体的跨界。
最奇遇:与死神擦肩而过
直到在积水潭医院上班的最后一天,想到将永远脱下穿了十多年的白大褂,才有了阵阵不舍……
怀着此生足矣的幸福感,开始了记者生涯,一直对记者的理解是「无冕之王」,觉得「出生入死」这个词离自己很远。但后来的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媒体人的认识。
第一次进非典病房,是吵着闹着找时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特批的,当时还没有一家媒体进入过非典病房。那是非典疫情最神秘最凶猛的时候,北京佑安医院非典病房住的个个是「毒王」。我和摄像张保军只带着薄薄的口罩就完成了采访。永远忘不了病房楼道里摆满的氧气筒和病人因为憋气的痛苦呻吟。
可就在第二天,一个电话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前一天面对面采访的护士长感染非典倒下了。当时第一反应是担心和我同吃同住的女儿。当天坚决搬到了宾馆,75 天没敢回家。
在那段非凡抗击的日子里,每一次报道都必须近距离拍摄,几十次进出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和病房,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医护人员牺牲或感染非典的消息,但每晚新闻播出后,我的手机短信就会铃声不断,很多是来自一线医务人员的问候,有的甚至是已经感染非典带着呼吸机的医生朋友,那些话语现在想来都会禁不住泪满眼眶。
舍我其谁,用生命挽救生命,当我以一个记者身份去见证医务人员履行使命的壮举时,我骄傲能和他们使命共担,我为这段经历深感幸运。
似乎没有感觉什么跨行的艰难。
媒体生涯的第一条《北京新闻》十分偶然,那是 1996 年 8 月,一天去北京人民医院病房看一个朋友,发现每个病房门口挂了一个写着责任护士 XXX 的牌子,以多年在医务处工作的经验,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小变化,原来北京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程责任护理,开启了每个病房由专人负责的护理模式。
让我高兴的跳高的一次经历,是我的新闻第一次被央视《新闻联播》选用。
那是一次去北京隆福医院(只是区级医院),一个病人在窗口取药,发现他拿到的药瓶上有一个小小的价签,写着药的单价。90 年代前,看病取药都是按照处方总价付费。《北京的药品有了明码标价》引起不小的轰动,北京市很快召开现场会向全市全国推广。
二十年过去,近万条卫生医疗行业的报道,两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几十项国家级奖于一身。忽然发现,跑卫生口的记者总是有最好的机会,只是我们能不能站在社会与生命的高度,抱有敬畏与关切的情怀,去讲述每一个我们发现或感知的社会变化和生命故事。
最遗憾:爸爸没有看到过《养生堂》
带着一群年仅二十多岁、更毫无医学知识的年轻人,每天向全国亿万观众解读医学,是我今生最挑战也最享受的事情。《养生堂》让我把对医学、医院、医生的理解发挥到极致,给了我极大的成就感。
2010 年底,北京电视台党委决定把当时在科教频道播出的《养生堂》移师北京卫视,面向全国。我随后被从新闻调入卫视接管《养生堂》,改版的核心是增加了西医内容。
成功就是不断地攻克难关。
最初,栏目组很少有人敢接西医的选题,组里除了制片人伍立与我年龄相仿,其他人的平均年龄只有 20 多岁,电视经验少,对医学更是一窍不通,完全不知道怎么跟顶级名医对话。
最要命的是很多西医专家来录节目,拿的是给医学生讲课的 PPT。于是,把专业的医学知识解读改造成生活常识,让观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成为大家的攻关课。
图片、动画、实证、道具、互动、案例故事……成了节目必须有的呈现手段,并且各有数量要求,少一个扣 500 元,一度成为组里的规定。
《养生堂》做到两个坚持是最难的:
一是专家资质的审核,无论什么关系,这是节目科学和权威的基础,关乎节目的生命。
二是文案内容的形成,一定是和专家一起挖掘碰撞出来的,而不是从网上搜索拼凑再让专家认可。不同的路径,一眼就可看出,后者会给节目和专家带来致命伤害。
「在《养生堂》学会了怎么做科普。」这是很多专家在做完节目后发出的感慨,也是我最得意之处。
但也让我对两千多期节目的每一次审片都如履薄冰,担心对医学的解读不够精准,担心不同期节目的内容前后矛盾……从普通百姓到国母,从中国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养生堂》家喻户晓,我在这个累计拥有近十亿观众,世界上最大的健康讲堂上,传递希望、倾心行善,也留下了最深的遗憾。
与《养生堂》相依相伴 5 年,每次审有关呼吸选题的片子,听到专家讲述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我都有想哭的感觉。
因为每次都会想,如果患有肺病的爸爸在世的时候,有一档这样的节目,告诉他和家人如何提早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如何预防,他的病就会发展的慢一点,他就不会离开的那么早。
爸爸 2009 年去世,只活了 77 岁。寻找隐形杀手的蛛丝马迹,成为我心目中的好选题和文案中必有的知识点。这也是健康科普的价值所在。
最珍贵:无价的资源是信任
2012 年底的一天,和《身边》的年轻编导光照一起吃饭聊天,他说起爸爸临终前告诉他,他出生时窒息,是接生的医生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活了他。
一直觉得医患之间关系特别奇特,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一个愿意托付生命,一个愿意担起重任,这不就是生命的缘分吗!
在所有创办的医疗类节目里,《生命缘》倾注了我最多的理解和情感。在医院医务处处理医患纠纷的经历,又从媒体的视角感受医患各自的苦衷,让我清晰看到了公众认知和医疗真相之间的距离。
矛盾冲突、艰难抉择、风险共担,真实呈现这些每天发生在医院的生死之战,使观众在感动之余真正加持对医学的敬畏。
照片里的这些年轻人是我带过最拼的编导,之前他们只做过演播室访谈类节目。节目初创期,他们白天蹲守在医院,晚上在台里学习纪录片创作技巧。
但最难的是医院的接纳。在医患矛盾白热化的今天,要把监控探头安在抢救室、急诊室、手术室……,让编导随机寻找最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这起码要过院长、科主任、宣传负责人、当事医生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多道关;是信任成全了《生命缘》。
芊潼是《生命缘》派出的第一路编导,记得她刚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就焦急打来电话:「主任,这里故事太多了,跟哪个呀?」后来,《协和急诊医生的十五小时》播出后,引起极大轰动,「因为真实所以感动!」是很多观众不约而同的点评。
第一季播出后,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带队八个司长来台和编导座谈。第三季播出后,多位国家领导批示大赞,要求全国各省制作同类节目。《急诊室故事》《人间世》相继而出。最骄傲的是《生命缘》团队的大部分宝贝如今已经成长为副总监、制片人和主编。
这是《我是大医生》的全家福,那天节目收视创新高,大家相约穿上红衣开总结会。
一直以来,医学专家是我心目中最大的明星,在全国首创医生主持成为新节目破冰之举。海选之初,担心医生们工作繁忙,注重业务发展,无心节目。特请市卫生局给各医院发文配合。后来海选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专家愿意参与到健康科普中,这真是社会和公众之大幸。
医生主持的加入使健康节目多了权威性和科技感,但也让通俗化有了局限,如何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的传播,医生主持们还要有角色上的转变。
最激励:健康传播是你使命
二姐的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研究专业,却痴迷摄影并立志为终生职业。两年多前,他陪我到费城的大学城,看到他曾经住过的宿舍楼,和学校图书馆,教学楼,我羡慕之极。不禁感叹,这是我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了。
可外甥说:「小姨,你不觉得现在更好吗!你做的节目影响了那么多的人,即便这里毕业的学子未必做到。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使命,你的使命就是健康传播」。外甥的话让我颇感触动。
人是我们社会最重要的,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最重要的,做你觉得重要的事,这也许就是使命。
她不是医生。平安时刻,她传播健康知识,危险时分,她挺身疫情一线,游走生死边缘。
她与传媒同志者,以善心行善举,汇聚八方仁人,开设世界最大的健康养生讲堂,为中国人民耕耘福田。她是「医者」,大爱医心。
这是 2012《健康中国》十大人物给我的颁奖词。
记得一次和几个专家吃饭,聊起如果能重新选择,我说我还是选择当名医,没想到遭到大家一致反对,说我做的事更重要,可以放大他们的价值。这让我十分欣慰并且深受鼓舞。
「当你感到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时,当你用你自己坚信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时,工作就会产生新的意义。」好吧,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