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医生要如何保护患者隐私?

2016-07-08 13:03 来源:丁香园 作者:黄石
字体大小
- | +

在这传播变得轻而易举的互联网时代,隐私也随时可能被暴露在大众的视线中。

在网上看见自己的病历?有可能

几个月前,某明星由于睾丸受伤入院,而手术通知单被流传到了网上,瞬间传遍大街小巷。

按道理,这种医疗文书是不能流传的,因为这份通知单上除了遮蔽掉了患者的病房、床位、住院号等次要信息外,主要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方式等均未做任何处理。

而另一份内部流通的完整病历的内容更多,年龄、联系方式、住址、婚育史、个人病史、手术史……(还有什么史,作为医生,你懂的)

可以想象,对于一个明星来说,这些个人隐私的泄露是何种严重。即使当时手术的不是明星,而是你我的亲戚朋友,大概也不希望看到个人的资料被这样公开。然而遗憾的是,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我们目前还差得很远。

类似的,是去年西安的手术室照相事件。尽管事后卫生局尽快做出了处理当事人和领导的决定,而且病人也原谅了医生的拍照行为。但是就其本质来说,仍是严重侵犯患者隐私的行为。若手术不成功,或者患者没有那么好说话,恐怕就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处理了事。

在医疗环境难以言喻的今天,我们都应该学习如何保护每个患者的医疗隐私。这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他山之石

美国从 1991 年就颁布了 HIPAA 法案(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

这项法案规定了患者在入院之内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并在公布后的二十年内不断进行更新与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也加入了有关的内容。

同时美国国家联邦医学伦理委员会也颁布了 Model Policy Guidelines for the Appropriate Use of Social Media and Social Networking in Medical Practice(社交互联网时代如何适当的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医学实践准则)。

在英国,也有类似的法令颁布。

而我国,尽管互联网或各种媒体(微博,微信,其他网站或 App)已经占领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有关这部分的管理仍处于空白状态。

有些微博大 V、微信公众号为了吸引眼球,采用了分享医学故事和图片、在线医疗等方式进行推广。而其中,很多内容是有可能触犯患者隐私,甚至可能引起纠纷的。

丁香园版医生互联网隐私建议

丁香园作为负责任的医学媒体,自然要倡导各位医生尊重及保护患者隐私。我们综合了国外各大机构,各大医学专业网站有关患者隐私保护的条例,并结合国情,提出了「接地气」的保护患者隐私的医疗倡议。

同时,丁香园旗下的丁香诊所,也将严格践行这些准则。

这个建议稿可能很浅显,可能还不够完善,但我们相信所做的这一切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我们将乐于接受并采纳。如果你能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推行,并推荐给你的上级、同事或学生,我们将非常感激。

1. 不要随手在医院内拍照上传

特别是手术室、ICU、急诊科等「容易惹麻烦」的科室。也许今天就诊的是个帅哥,或者是儿科可爱的孩童,或者是平时难得一见的明星,但是自从穿上白大褂起,你应该更专业地面对这些。

2. 不要随便加患者为好友,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在中国现在这样的人情社会,有着良好人脉确实是通往成功的所谓捷径。

但是,我们建议你最好不要给患者电话,也不要加患者为微信或微博好友。如果非要加的话,建议使用专门的公用电话及号码,永远不要把工作上的纠葛带到生活之中。

3. 保护你的 HIS 账号

大部分医院都采取了 HIS 系统,同时进行了院内的联网,影像资料,病理资料等均可通过 HIS 网络进行传输。这一系统一般不和外网相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隐私的安全。

然而在实际中,很难保证你的个人账户完全没有泄露。进修医生,或者实习生,都有可能利用你的账号查看病人信息。更可怕的是,在离开电脑时,大部分的 HIS 系统不能自动退出锁屏,这一切都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4. 不要在病房以外谈论病情,特别是电梯、知乎、微博、微信

大部分中国的电梯永远是人满为患,病人家属和医生挤成一团。这时候最不适合的话题就是你管理的病人病情,特别是病重、病危病人——你不知道是否有他的亲属或者同病房病人听到了这一切。

而在网络上,一切只会变得更糟。很多人,特别是微博大 V 或者是知乎达人,都愿意分享自己在医院各种惊心动魄的故事,以此展示自己的水平高超,或者人生经历丰富。

但是,如果你是患者的家属,当你在网络(有意或者无意)看到你的家人的信息,你又会怎么想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也许保护别人的隐私就不会那么困难。

5. 病案讨论要谨慎

不管是疑难病例讨论,或者科室查房讨论,还是患者的死亡讨论。我们都需要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这里的保护并不只限于姓名。作为病案讨论时,任何可能直接推到出患者的个人信息(身份工作信息、个人地址等)都应当避免。和诊断无关的信息,都应该去掉。

在网上参加专业讨论更应严格要求。对于医生来说,复制粘贴或者是用手机照相可能很方便,但是这些信息发布到公开的网络上后,可能几年、十几年后仍然能被搜索到。而在只有认证医生可以看到病例讨论的社区(例如丁香园论坛),无疑要安全许多。

6. 临床研究做到知情同意

中国的医生除了临床工作,科研也是医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在临床科研中,不管是病案报道,还是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都需要明确告知患者,并得到同意授权。不管是患者的影像、化验,或者是病史资料,都必须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才能发布。

同时在采集资料时,还要避免患者个人信息的泄露。而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基层医生,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发表论文很重要,但是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同样重要。

7. 出现泄密,妥善处理

最好的方式是坦诚面对,其次是尽快进行补漏。

如果是由本人在社交网络发布的,尽快进行编辑或者删除。如果已经造成影响,这时候不应当随意说话,而是由专业机构发声(如科室、医院宣传部,或者丁香园等)。快速、高效、透明的信息发布,才能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

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交媒体仍存在许多潜在的漏洞,比如缺少对隐私泄露的保护等。但是,在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技术性问题也迟早会得到解决。

现在我们探索未知的步伐,正与世界缩小的速度一样快。作为人类生命守护者的我们,更需要始终走在科技的前端,不能因网络环境的纷杂而松懈了医生的原则。

作为医疗领域的有担当、有良心的社交媒体,无论是倡导医生保护患者隐私,还是保护医生的从业环境,丁香园都责无旁贷。

丁香园,更懂中国医生。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伽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