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金牌科普演说战队炼成记:唱响科普好声音

2016-05-18 20:54 来源:丁香头条 作者:张大桃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病人生了病,医生给他们看病,做出正确诊断,就是一个好医生么?」「为什么说了很多,好像患者还难以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逐渐意识到,除了「看病救人」,医患间的科普也很重要。

「大夫,公共马桶会传染性病么?酒店的毛巾、浴巾干净么?」「如果说传统药物是原子弹,杀敌 1 万,自损 8000 ;那么靶向药物就是精准灭敌的尖兵。」「爱护你的菊花,从关注便血开始。」「当死亡来临时,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并不是医生的门诊实录,而是协和医院首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决赛的现场。

5 月 18 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内座无虚席,不时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健康中国 协和行动」首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决赛火热进行,20 位协和青年才俊,组建全能战队、我为科普狂战队、「菊花」战队、马上奇郁战队参与角逐。

最终,经过每队 5 名队员的单独演讲、现场答题,评委点评拉票,媒体评审团、大众评审团、协和评审团的即时投票,马上奇郁战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金牌科普演说战队」,菊花战队获「银牌科普演说战队」,我为科普狂和全能战队获「铜牌科普演说战队」。

协和第一名.jpg

头条君(dxytoutiao)获邀来到现场,亲身感受这一场精彩纷呈又有温度的科普盛宴,希望我们的报道,能提高大家的科普意识、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对沟通、信任、生死有更多的沉淀和思考。

协和图2.jpg
图:队员风采


图:导师为选手拉票

A1463569063_small.jpg
图:现场评分环节

选题「老少咸宜」表达妙语连珠

头条君注意到,决赛题目覆盖非常广,既有临床中常见的疝气、过敏;又有分娩、避孕、疫苗等热点话题,还有医患的信任、面对死亡等医学思考题;而选手们的语言更是乐趣丛生、妙语连珠。

以下精彩片段,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谈爱情 

庄蕊:爱情里的化学

精彩片段:当你在苯基乙胺的折磨下,坐卧不宁,又陷入了多巴胺的陷阱,进入热恋阶段,这时的你,恨不得跨越半个世界去见他..... 但很不幸的是,多巴胺在人体内不会永远处在这个较高的水平上,视个体和环境的差别,一般来说,多巴胺的浓度高峰可以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平均不到两年半。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妈妈总是对我说,恋爱不要谈太久,该领证时就领证。一旦多巴胺减少甚至消失,人也就从热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失去了爱的感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花花公子了,他们的多巴胺是来的快也去的快。

谈「难言之隐」 

林国乐:滴血的菊花

精彩片段:我们也是「眼」科大夫,我们可能不认脸,但我们认得每一朵「菊花」;菊花滴血莫惊慌,内痔出血最平常,警惕肠癌放心上,体检要做一指禅。

谈医患交流  

邴钟兴 : 阿饼医生肺腑言 一个胸外科医生的微观视界

精彩片段:(对患者)您对我们最好的感谢,就是好好活着。现在每一次手术前当我轻轻的把消毒巾铺在患者身前时,那种神圣的仪式感让我敬畏,我负责您的治疗,请您负责相信我。

谈舒缓医疗  

彭俊雅:直面死亡

精彩片段:现代医学延长了生命的可能,但是医学的目标真的只是要延长生命么?如果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处理不好,反而会活得越多,痛苦越多。

舒缓医疗重视临终关怀,但不是放弃医疗,也不是安乐死,它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舒缓医疗不是为了治愈,而是为了患者最后能舒服一些,能够消除恐惧。

我们中国的孝子们常常不计代价,让患者多喘一口气,但直面生死不仅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更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可医的可以医治,不可医的应该让患者更舒服;直面死亡,也许是对患者最好的道别。

八大导师助阵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科普

在决赛现场,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北京卫视副总监张丽、新华社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柯勇、壹读传媒 CEO 兼总编辑马昌博分别担任媒体导师;来自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的李太生教授、外科学系副主任林进教授、妇产科副主任郁琦教授、营养科副主任于康教授分别担任科学导师。

「今天的比赛非常精彩,协和带了一个好头!初赛时全院几百位医务人员参加,专家们全力以赴,让我们感受到了做科普的热情。」比赛结束后,担任媒体导师的周冰对丁香头条说。

健康中国是一个国家战略,而对于人的健康素养这个指标,大医院的医生需要肩负责任;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做科普,能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提倡医生做科普,提倡公益性的科普,也希望每名医生都成长为临床、科研、教学、科普能力兼具的星级医生。

以下为导师精彩语录,头条君(dxytoutiao)摘编部分——

张丽:医学是一个深奥的选题,科普传播中,情怀和真诚是真正的传播力。

马昌博:科普是一种医学的意识,这个是比科学知识更高一级的、是一种医学的精神;科普不是为了治病,是为了解决恐慌的,而解决恐慌的前提——不认为有些话题是禁忌(比如避孕)。

林进:科普和学术报告不同,不要出现曲线和非常难懂的专业词汇,重要的是能够让不懂医的大爷大妈都懂;科普比赛是一个能力大赛,能够让恐惧的话题不恐惧,这是一个选手的本事。

李太生:科普就是要把科学道理用简单的话讲出来,「科学」和「普及」这两个关键词提示我们,选题要非常科学和贴近生活,还要通俗化。

于康:科普可以有多种风格,除了热闹的科普,也可以有留白和静谧的科普,这也是一种情怀,一种力量;好的科普要带着情怀,带着温度。

据悉,为了让医学科普活动同样能好看、好听、好玩,组办方从赛制安排上「绞尽脑汁」,除了 5 分钟的科普演讲外,还特别为选手设置了临场「专业术语解释」,考验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

初赛、复赛更是借鉴中国好声音的赛制,采取媒体导师、科学导师「爆灯」赛制,组队晋级比赛;导师带领的密集集训,从选题、内容、展示、演讲、技巧等方面多方把关,保证了选手的演讲内容兼具科学性和普及性。

协和首届科普大赛已经告一段落,而头条君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作为医生,不仅需要关注疾病,更需要关注患病的人和家属;科普是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觉得做好科普需要哪些能力?欢迎评论区与同行交流!

编辑: 张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