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在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做儿科医生?为什么儿科就没有了?被谁取消了儿科专业?这些问题应该好好反思。」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
钱少 活儿多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刘迎龙举了他所在的小儿心脏外科的例子:一台先心病患儿手术需要 3 - 4 个小时,需要 10 个左右的医护人员,他们从早上 9 点开始手术到晚上七八点,可以做三四台手术,每台手术 800 - 1000 多元,而一个进口手术补片的价格是 1.1 万元,「一台手术费用不到一个补片的 1/10,年青医生谁愿意干这活儿?」
支持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儿科医生开设私人诊所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刘迎龙表示,应该支持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儿科医生开设私人诊所,或挂靠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办工作室,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诊疗,晚上和周末都可以坐诊。
上调儿科医疗服务价格,设立儿科专项医护津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妇联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和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纷纷表示:应适当上调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改变目前严重偏低的不合理价格体系。同时建议直接给儿科规范化培养基地的青年医师增发专项医护津贴,以吸引选择儿科的青年人才。
还要加大对儿科医疗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儿童专科病床日常运营补给,增加儿童保健和儿科疾病的专项研究基金,加大对儿科诊疗大型专用设备无偿支出,在学科建设上体现儿科事业的重要性和保障性。
「降低执业门槛是绝对错误的!」
「卫计委表示降低执业门槛,这个我认为是绝对错误的!」全国人大代表、知名律师陈舒对于儿科医生流失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她家里人已经是四代行医,其中就有儿科医生,因此对这个问题感触深。「儿科医生风险大,因此要求要特别高,降低执业门槛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对此持相同看法的是广州市卫生局局长陈怡霓,她表示「目前,有的医院在缺少儿科医生的情况下,竟然让内科医生到儿科当医生,这种做法非常不正确;只有提高了儿科医生薪资待遇,他才不会总想着去别的科室任职或是转行干其他职业。」
认真考核儿科医生执业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表示,尽管目前出台了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政策,但依然要把好「入口」,认真考核儿科医生的执业水平。「盲目降低『门槛』只会让『儿科医生』自觉『低人一等』,反而更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
加大源头培养 建立儿科规范化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李秋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来解决儿科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即加大儿科医生的源头培养,最好高等医学院针对社会需求,培养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儿科医师,在数量上补充缺口。此外还应及时建立儿科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体系,同时儿童疾病诊疗项目收费应该与成人有差别。
「你没吃饭关我屁事」
2016 年 1 月份,一位儿科医生网友在微博上曾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急诊当值,被家属吼了一句『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开始没什么,后来写着写着病史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是自己在流泪……也许确实只有外婆和妈在乎我是否吃过没。」这是上海一位儿科医生写的状态,他讲述自己在急诊时,被家属爆粗口委屈落泪。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梅英说,和成人相比,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患儿配合检查治疗更耗时费力,单位时间内治疗患者人次更少。
儿科医生如何能更体面地执业,留住人才的同时留住人心也是值得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