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 2016 年 2 月 25 日在京召开,中科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为第一任主任委员。曾院士在讲话中明确了当前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工作的四项重点。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院士
首先,需要规范和完善「5+3」培养模式。「5+3」住院医师培训中最先启动的就是全科医师的项目。如何保障每一个全科规培基地都能够高质量地开展工作,保证全科培训学员按时按量地完成培训,三年培训之后能够真正承担起独立开展全科医生工作的任务。这方面的工作值得我们总结和完善。
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全科医生培训起步较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较晚。如何全面提升全科医生培训的质量,缩小全国各培训基地之间的差距,是当前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要加强「3+2」的培训。全科医生培训模式既包括了「5+3」住院医师培训,也包括了「3+2」助理医生培训。「3+2」模式培训的助理医生,将来会在比较基层的地方工作。针对这部分人群,如何为他们设计好培训的标准,如何能够培训得好,干得好,满足当地百姓的医疗需求,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要通过转岗培训这一途径来培养全科医生。我国目前只有 17.3 万全科医生,除「5+3」和「3+2」的培养模式外,我们必须多个途径同时启动。转岗培训是目前较为有效、快速的途径。参加转岗培训的人员,专业背景不同,起点不同,工作经验不同,转岗培训要根据不同背景来设计培训方案。
第四,要开展免费定向生的培养。定向培养可以免除学费,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培训中。如何让他们热爱全科医生事业,选择这样的职业,也需要我们更多的考虑和设计。
丁香园通讯员史云晖根据曾益新院士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