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幸灾乐祸」或许是心酸的表达,但「儿科荒」并非危言耸听。
近日,广医二院、广东省水电医院等医院纷纷出告示:春节期间儿科夜诊停诊。
(左、中图为停诊通知、右图为和睦家儿科资费标准)
网友发评论表示,这三张图,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还不清楚,那再加一张某省三甲医院急诊科的收费标准。
网友表示,知道儿科钱少,可不知道这么少!也有网友表示:「儿科医生这么廉价,说明还不够少!」
可「儿科荒」的出现,不只是钱的问题。
被呛死的宝宝 被冤死的医生
一日,老邻居过来喝茶做客,她说起一件关于儿科医生的事,也是不禁心中一震。
大概半年前,邻村有一家人的 9 个月宝宝,因为感冒看病,社区医生开了口服药,但第二天孩子死了,最后那家人到社区医院找医生算账。结果是,社区医院赔了很多钱,该儿科医生既赔了钱又辞职了,人不知道去向,也不知是否继续从医。
可故事并没有完结,只是冰山一角。
邻居接着说,家里人在一次家庭吵架中,吐了「真相」:那天宝宝由奶奶带着,而奶奶又要给孩子喂奶,又要给孩子喂药,孩子不肯吃药,奶奶就强行用汤勺灌到孩子嘴巴里去,以为是司空见惯的喂药方式,却没想到害了孩子的性命。
遗憾的是,因孩子早被火化,并未做任何尸检,无从对峙。
被闷死的宝宝 被冤死的护士
5 年前,我在 A 医院实习,有意无意间总能从科室里的资历深的护士和护工工友们的闲聊之中,了解到「边角料」故事。可有的故事哪怕年代久远,因教训深刻,仍历久弥新。
事情发生在某年春节过后不久的夜里,科里来了一对夫妻,带着 1 岁不到的宝宝来看病,孩子怀疑有肺炎。
当天晚上宝宝做了雾化吸入祛痰、静滴了消炎药等处理后,就由父母带去病房入睡了。
夜间查房,值班护士发现孩子盖的过多,便告知家属注意让孩子透气,同时大人最好在旁边陪护椅上休息,避免跟孩子同一张床睡觉。
可谁也想不到,第二天早交班,护士查房,惊然发现孩子已经全身冰凉!原来 夜里大人又躺在孩子病床上睡觉,并且给孩子盖太多被子。被子挡住了孩子的呼吸道,孩子没了呼吸也没人知道。
事后,家属不承认孩子死因是被子盖太多闷到的,一口咬定是用药致死,并且 家属拒绝尸体检查。最后处理结果是,整个科室、医生和护士都被罚款。
听说那件事情后,当晚值班的医生和护士一直都在做维权,只可惜一直都未成功。
行医不易 静思慎行
行医不易,儿科更甚。在完善的医师保护制度和薪酬制度出台前,单纯的降低儿科门槛并不能有效缓解「儿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