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这剂毒药:还要「坑害」多少医务工作者?

2015-12-29 18: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大桃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网友们对于央视「最美医生」还是最惨医生的评选,争论不休。起因在于候选人名单和媒体大肆宣扬的故事,让医护工作者内心复杂…..

一面是频发的伤医事件,不断升级的医院安保,英年早逝的专家;一面是最美医生的典型故事:为了患者,抛家舍业带病上岗将个人健康家庭的幸福安康全部抛到脑后;似乎医生都需要如此「高尚「,否则就无以谈美,无以谈敬业。

然而,我们不禁想问:这些最美,能够代表医护的形象么?什么样的评价指标能够称得上「在医德、医术和在加强社会正能量有突出贡献?」

最关键的是,有了最美,医患就能和解么?

众人吐槽:这是比美还是比惨?

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经看到了这些照片:



还有网友编了顺口溜:最美医生是不眠不休连轴转,患者亲似自家人,有钱没钱先接诊,有病不治先上岗……

头条君忽然想到这样一个略显悲伤的故事:

两匹马各拉一个货车。一匹马任劳任怨,带病上岗,主人一开始觉得很惊喜,经常拉它到处炫耀;终于有一天,第一匹马积劳成疾累死了;而第二匹马,因为无法满足不了主人的预期,被打死了……

有多少「最美」成为医患矛盾的幕后推手?

2015 年,是令众多医生心灰意冷的一年;这一年,伤医事件频繁发生,暴力强度逐渐升级;即便医闹入刑,依然没有阻挡砍向医者的屠刀。

年末盘点中,我们推出《2015 十大伤医事件:连悲愤都是一种无力的姿势》;只为缅怀逝者,告慰那些被伤害过的心灵。

反观暴力伤医事件中,患者的理由五花八门,有因为疾病没有治好迁怒医生的;有因为觉得接诊不及时的;有未满足修改病历、借用别人医保卡、插队等各种要求的;有本该看平诊,非要在占用急诊资源劝导未听的;还有认为医疗价格太高医生在坑钱的。

只要医生没有「达到」预期,就是不道德,就是坏医生,就可以释放戾气,就可以袭击医生么?

患者是怎么样形成这样的印象和预期的?是因为无数个典型、楷模、「最美」——医生可以 24 小时无眠无休;招之即来,开药只要几毛钱;什么疑难杂症都包治包好;全天候开机,对患者耐心无比;似乎医生就该这样。

而实际生活不是个别典型的拔高,不是媒体制造出来的意义空间:医学仍在探索,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医生只是职业的一种;不是人间天使,不是无往不胜的神灵。

新浪大 v 王志安曾在其微博写到:「文明社会要用薪酬和契约来约束职业行为,不是将某些职业泛道德化。刻意宣传医生昏倒在手术台,过年照顾病人不回家,并不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反而会让公众对医务人员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破灭后,医患关系会更加恶化。医生需要的是立足于平视尊重,不是被架上道德高地。」

医护心声:相比被「最美」我们更愿传播真相

相信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在从事这份职业时,都会有一种源自内心的信仰和骄傲;白袍下许诺 的誓言、患者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生命赛跑时的成就感,让更多的人坚守在这个岗位,日复一日。

更衣柜里的睡姿、对小萝莉的安抚和耐心发生在各个角落;对于医生来说,这也许只是出于职业本能的平凡瞬间。

一个三甲主任曾说:「刚被选上劳模的时没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再推先进,我真得不愿意去了。医生也是普通人,有家有孩子;我对工作尽心尽力,这是应该做的;当了劳模,整个人像被上了一个枷锁,心累!」

「与这些「最美」的宣传相比,也许揭示真相更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建立。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对疾病的科学认识,对医院和医生的正确预期。」

头条君说:关爱医生 请从背后的问题开始

上周开始,全国各地爆发了儿科医生荒;甚至有同行认为,这是医生全面逃离的序幕。

在无数个「最美」背后,凸显了医疗行业人员短缺、医生的个人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个人时间严重被挤占、健康透支,频繁遭遇医暴等情况;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更值得关注。

每个人的敬业表现方式不同,最美可以是一种选择,但无需刻意拔高,更不应该成为行业标准。遵守职业操守与无私奉献、盲目自我牺牲是两个概念。医生有休息的需要,也有隐私权;标签化只会让大众偏离正常的价值观,这种道德绑架的伤害不逊于真正绑架。

如何让医生更有尊严,更体面地活着,关乎世界上的你我他;那些无辜被伤害的人,那些英年早逝中的同行;也时刻提醒我们,拒绝无意义的感动, 唯有呈现真相,才能尊重生命。

编辑: 张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