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首日 看病贵了还是便宜了

2015-10-29 07:2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今天是医改第一天,医药价格有调整,有需要可以问我。」28 日上午,走进位于道前街 26 号的苏州市立医院本部门诊大厅,头戴小红帽的政策宣讲志愿者刘圆圆就递来一份「病人告知书」,上面罗列出涉及调价的部分内容。作为「试点中的试点」,苏州于当日零时在全省率先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工作,包括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在内的 23 家公立医院全面实施。

「你帮我算算,现在看病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家住养蚕里社区、65 岁的王雪芬患有高血压,每月都要到医院检查配药。她把挂号单、收费单统统塞给刘圆圆。刘圆圆取来纸笔,为老人算起了账:改革前,5.5 元的挂号费、诊疗费改为 12 元的诊察费;改革后,药品取消加成,5 盒洛活喜每盒 37.7 元降至 32.7 元。总花费由 194 元降至 175.5 元。「便宜了 18.5 元。」王雪芬道了谢往药房走去。

 作为外科十区的一名护士,刘圆圆对此次改革提高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项目「门儿清」。「王阿姨常年吃药,会便宜一些,但若涉及服务,价格会有所上浮。」她指着护理类调整目录告诉记者,涉及医护人员服务的大多有所上浮,比如氧气吸入项目每小时收费 2 元调整为 4 元,动静脉置管护理从每次 5 元调整为 8 元等。磁共振、彩色 B 超等仪器检查类价格下降 15%,涉及手术类项目普遍上浮 50%。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对一线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尊重。」该院骨科主任医师喻兆恒说,比如患者经腓骨骨折要做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从手术方案的制定到完成,需要 6 个医生配合,约 1 小时才能完成,手术费用仅 800 元。消化内科主任张金坤也表示,医院里最值钱的不是仪器设备和药,而是医疗技术,若不能对症下药,药再贵也没有用。  本报记者  陈雨薇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