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全国率先实行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的 4 个重点省市之一,江苏省苏州市开始对公立医院动「刀」了。
据公开报道,从 10 月 28 日起,苏州各级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药品价格将按照购入价卖给患者。
降低大型检查设备:包括核磁共振扫描(MRI)、X 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部分以设备为主的辅助操作项目价格。
同时,提高诊疗费、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项目以及手术项目的价格,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含金量,其中难度最大的四级手术提价幅度为 75%。
经过改革过后,苏州市二类医院普通门诊诊疗费提高到每次 10 块钱,副主任医师每次 15 块钱,主任医师每次 25 块钱;三类医院再做相应提高,普通门诊、副主任、主任分别是 12 块、22 块和 35 块每次。
支持利好消息
「这样改,我支持!改了这么多年,终于有提到医疗人员价值的话题了。」这是在浙江某公立医院工作多年的外科医生对该消息的第一反应,「无论具体调整力度有多大,至少说明医护人员诊疗价值的话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为公众了解医疗领域提供了更多信息。」
当前医疗卫生体系下,医护的劳务价值和技术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现在买件衣服都是上百上千的,出门违规停车罚款还要几百块,怎么关系到生命的事情,就这么便宜?」
手术费和护理费是对医务人员人工价值的直观体现,早前朋友圈中流传过两张中美阑尾炎手术出院清单,显示美国手术费占总费用的 52%,药费为 17%,而中国的这一比例是 23% 和 54%。
就算是在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价值也存在迥异的情况,「普外科手术风险和难度都很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 3 到 4 个医生,耗时 5 到 6 个小时,手术费用 4000 多;而像全子宫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却是 6000 多的手术费。」
医务人员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不尊重」。「门诊时候有不少患者挂错号直接弃号,他们都说反正也没几块钱的事儿,无奈!」
实现药品「零差价」,降低医疗器械费用、提高门诊费用等举措,出发点都是冲着破除「以药养医」的目标看齐;专家门诊费的调高,说明改革力度和刀口终于划向有用之处。
迈开腿 步子要对
新医改从 2009 年开始提上政府议事日程,每年媒体都会总结医改专题的更新,总结当年的医改热点和动向,当然「迟迟叫改,却不见改在哪里」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据公开信息报道,医疗支出占国内 GDP 的比重,2010 年到 2013 年医疗卫生事业支出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5%、5.1%、5.4% 和 5.6%。
在投入不增加的情况下,改革只能是纸上谈兵。
新医改政策出台的六年间,医改从药品、器械、医保等多个角度「动蛋糕」,期望撬动医改的大门,但从效果上看,并不太尽如人意,无论是执行层面还是结果层面上,尚存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此前推出的单病种收费原则,即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科学地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改革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医疗单位滥用医疗服务项目、重复项目和分解项目,防止医院小病大治。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意料不到的结果出现,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医生告诉我们,「不同病人,机体情况不同,病况程度也不同,如何用统一的价格来一刀切,在治疗上多出来的费用需要医生自己承担。你说到底是治还是不治?怎么治?」
除了单病种原则外,药占比、药品「二次议价」等也存在众多明显的操作「盲区」
「单纯一味地改动,却不增加投入;只在明面上进行改动,却不真正伤筋动骨;这样只是冷了医改的热度,落空了患者的期望。」
医改攻坚战 道长且阻
以医改不成功的根源是「市场化」还是「不充分的市场化」为主题,持不同立场的学者被舆论笼统划分为「政府派」和「市场派」,他们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前者主张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取消以药补医,加大财政补贴,改变公立医疗机构激励政策等由政府主导的医改路径;后者则主张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允许医疗人才自由流动等,通过市场调节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两派的争论焦点在于:竞争对医疗能否奏效,医疗是不是一个严重市场失灵的特殊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