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名婴儿在两个星期内相继死亡,至今没有人给出明确说法,如此惨剧令印度民众愤慨。印度新德里电视台 3 日报道称,出事医院是奥里萨邦克塔克市的专业儿童医院,又称「儿童之家」。
「医院医护人员是否玩忽职守?邦首席部长至今为何不露面?」悲愤的民众怒火中烧。多个政党为此在奥里萨邦数家医院外示威,印度联邦政府下令彻查婴儿死亡原因。路透社称:「婴儿死亡率超高,印度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面临严峻挑战。」
克塔克地区政府日前给出的初步调查结果称,死亡婴儿大多是出生体重较轻的早产儿,死亡原因多为败血症或肺炎。奥里萨邦卫生部部长阿塔奴·纳亚卡说,相关部门已对婴儿死亡事件展开刑事调查,目前有 5 名工作人员被停职,不排除他们疏忽大意、擅离职守的可能。
印度媒体分析认为,除了人为因素外,印度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是重要原因。最近,大量患病婴儿转入「儿童之家」,这可能是死亡率攀升的重要原因。平时,这家医院的婴儿死亡率保持在 7% 至 8% 间,与该邦其他同类医院持平,近期该院提供免费救护车接送服务,越来越多的患儿被转诊至此。
「儿童之家」有 416 张床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有 8 台呼吸机、21 张急救护理床。印度儿科学新生儿学专家阿杰特·莫哈帕特拉说:「『儿童之家』需要救治的危重患儿数量远超医疗设备的承载能力。」这家医院的门诊量每天超过 500 人,每天收治超过 50 名重症儿童。
就诊量大,但医院的医护队伍未能及时补充,目前只有 89 名医生和 100 多名护士。媒体曝光的一份数据显示,「儿童之家」患儿死亡率逐年攀升。2013 年,该院接收 1.2 万名患儿,其中 1033 名死亡;2014 年,接收 1.8 万名患儿,其中 1522 名死亡。截至今年 8 月 28 日,这家医院共收治 1.1 万名患儿,患儿死亡 965 人。
印度《商业标准报》援引一名印度儿科专家的话称:「印度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条件严重滞后,在新生儿救治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该领域需要较完备的医疗救助体系,从设备到人员的要求都很高,政府不采取特殊政策予以扶持,『儿童之家』的悲剧还会上演。」
有资料显示,印度每年有 30 多万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死亡,甚至可以说「全世界首日死亡的新生儿中有 29% 是印度婴儿」。印度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协会副理事朱莉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奥里萨邦是印度最贫困的几个邦之一,医疗卫生条件本就较差,如果新生儿病患集中到一家医院,可能导致医院死亡率增高。奥里萨邦的情况反映印度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够,这一领域的政府支出在年度预算中比重一直较小。」
印度贫富差距大的问题也反映在医疗条件上,印度大城市有不少医疗设备先进的私立医院,医生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但他们的服务对象多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富人,甚至还吸引不少欧美国家赴印度治疗的患者。与此相对应的是,印度大批中低收入阶层患者不得不挤到条件落后的公立医院,他们甚至要为抢到一个挂号位置在医院等上好几天。
朱莉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政府在国家医疗资源分配上应有新政策。印度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他们往往选择收入高、条件好的私立医院,甚至不少人选择去国外工作。「这一趋势不加以遏制,印度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