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一附院挂错水的反转始末是一记耳光

2015-05-29 19:19 来源:丁香园 作者:cellobin
字体大小
- | +
ccvideo

最近关于蚌医一附院护士吊错水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经过安徽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的报道,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咒骂涌向蚌医一附院的医务人员。

 对院方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错误,一个低级的、不该发生的错误。

 蚌医一附院急诊内科 ICU(重症监护室)于 5 月 18 日转入一名 55 岁化脓性脑膜炎的女性患者,收 603 床。患者入科时,体温超过 40℃,谵妄状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时患者病情凶险。急诊内科 ICU 的医生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密切观察。经过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转折发生在 5 月 23 日。这一天 603 床和 602 床的床头柜互换了位置,此时 603 床的吊水刚好需要更换,此时当班护士在没有核对清楚的情况下,错将 602 床的吊水换给了 603 床。

 

事件发生后,急诊内科的护士长和主任立即出面处理。经核对,603 床和 602 床的那瓶吊水,用药是相同的,区别在于 603 床用的是生理盐水,602 床用的是葡萄糖水。

 幸而患者无糖尿病史,当时测得血糖 5.8 mmol/L。

 

在确保没有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后,科主任和科护士长立即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表示道歉,并承诺会按相关规定处理这件事情。

 

而患者家属拒绝与院方按章程解决。带来近二十个不明身份的人员,在医院及急诊内科病房内拉起横幅,手持扩音器,讨要说法。还找来了安徽省某知名媒体。5 月 24 日早晨 8 点多,正是医院查房时间。家属用偏激的语言辱骂医务人员,扰乱科室诊疗秩序,致使医生及护士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病房中其他病人的治疗。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有人飞起一脚踹在医生身上,随后这些不明身份的人员一拥而上。据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被打的是急诊内科伍主任,目前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可媒体却简单描述为「家属在和院方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一幕」;患者家属一再辱骂伍主任。伍主任表示科室要进行正常工作让他们把无关人员带走,却被字幕简化成「把病人带走」。

 

而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拳脚相加的场景和辱骂的话语,全部成了默片。

视频中大部分的镜头给了患者的本人和家属,他们强调医院的失误给他们造成了多少伤害,他们多么想要「讨个说法」。

患者说,之前的水也是吊错的,导致她头部剧痛,在床上翻滚。患者还说,来了两个护士给她捆起来,手都捆紫了 。可视频中,她的手部皮肤颜色并无异常。

挂错一瓶水,带来一场闹剧。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各界强烈关注。网友指责蚌医一附院不负责任,但医界人士纷纷站出来指责媒体报道导向倾斜,有失公正、违背职业道德,并谴责暴力行为:「明明是医闹,却被包装成受害者」「拉横幅是怎么回事?」

对于患方及大众关心的几个问题,专业人士一一回答。

1. 这次挂错水,有没有对患者造成影响?

答:经核对,603 床和 602 床的那瓶吊水,用药是相同的,区别在于 603 床用的是生理盐水,602 床用的是葡萄糖水。患者无糖尿病病史,当时测血糖  5.8 mmol/L(正常范围内),所以影响是非常轻微的。

2. 患者说 之前的水也是吊错的,导致她头部剧痛,在床上翻滚,这是怎么回事?

答:头部疼痛正是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之一,可贯穿整个病程。如果之前用药错误,患者何以脱离生命危险?

3. 患者又是怎么被护士捆起来的?

答:这则是因为她在发病时呈谵妄状态,医生考虑用镇静剂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异常,嘱护士行「保护性约束」,即将患者手臂保护性约束起来,避免患者抓脱管路(如氧气管、输液管),同时避免患者坠床。

约束带的材质是特殊海绵,与患者皮肤间有一定的缓冲力,使用得当不会造成损伤。

同时,医务工作者也有几个问题想问。

  1. 事件发生后,院方立即采取措施并道歉,患者也未受伤害,为什么还要拉横幅、围攻科室、殴打医生?他们一直说「讨个说法」,到底想要什么说法?

  2. 家属想要赔偿,在视频最后提到要“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难道把医生打成重伤就合法合理?

  3. 媒体为什么把患方的暴力伤医、扰乱医院秩序的场景如此轻描淡写?

医界人士团结一致,在微博上发起话题,要求媒体向伍主任道歉,引起大量转发。至此,剧情才得以反转。

这一事件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先是打在医务人员脸上,又打在媒体脸上。医护人员一直强调自己是医疗纠纷中的弱势方,在各种「农夫与蛇」的案例中屡次寒心,但这次是真的错了,错得无力申辩。

医疗工作强调严谨,这次的低级错误毫无疑问令当事科室低头脸红,幸运的是患者并无大碍。可转念一想,对患者并没造成损伤的疏漏就招来一场理直气壮的医闹,导致媒体的大力渲染,如果真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场面是否更加不堪设想?法治社会的今天,医护人员何以提心吊胆,人人自危?

《第一时间》采访蚌医吊错水事件的记者发声解释:「接到这个采访去的时候,患者家人在门外拉横幅,放扩音设备指责医院,我们说如果采访,必须把这些撤了,然后才后采访的。正常采访完了后,医院保卫科说有视频,医生被打了。我们的视频也是由医院提供的。」

「我们之所以用这个视频,是为了呈现患者家人在处理这个事件时的不理智行为,也是为了向社会反映事件真像。否则我们不会用医生被脚踹的画面了。第二天,我们又与宣传科蒋主任联系,说想要采访被打医生的伤情,可是医院不知道怎么考虑的,没有同意我们再去采访。事情就是这样。」

编辑: 张秀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