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医生」网钓患者抽提成 没学过医看百科速成

2015-05-28 14: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现在,不少人就医之前先上网搜一搜病征与相关医疗信息,再决定去哪家医院看病。一些医院瞅准了患者「网上求医」的习惯,与互联网公司「互惠互利」,或明修栈道,或暗通款曲,催生网络外推、竞价排名、在线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让不少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成为一些人牟取暴利的猎物。

最近,记者通过应聘,到北京几家私立医院的「网络部」卧底,揭开这个黑色利益链的冰山一角。

「专家医生」没学过医

李华阳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学市场营销的他,刚应聘到北京一家私立医院工作没两天,就成了「眼科专家李医生」。

不过,「李医生」的工作不是治病,而是写「软文」,是「让人知道这个病到底有多严重,必须得赶紧治,而且一定得到我们医院来治。」

事实上,通过某搜索引擎搜「青光眼」这个关键词时,排在前两页里的信息,有关病症、病因和并发症的介绍。这些虽然都号称是出自某医院眼科专家或主任医师的手笔,但不少却是由几个类似李华阳这样 20 岁出头、从没学过医的年轻人瞎编出来的。

开始,李华阳署名「眼科专家李医生」,颇有些心虚。可入职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部门里最年轻的「医生」。这家医院网络部的很多岗位都不限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整个部门的平均年龄只有 25 岁。有的「前辈」甚至还不到 20 岁,工作和他一样。这些年轻人有不少都来自福建莆田,大家平常聊天,爱用家乡话。

这些年轻人受雇于一些私立医院的网络部。网络部,这个在公立医院中鲜有所闻的部门,在许多私立医院里却是相当重要的机构,任务就是通过互联网「钓」来患者。

医院的网络外推,「钓」患者的招数大致相似。以青光眼为例,首先介绍症状,其次是危害,接下来是治疗方法。如果是西医医院,就介绍激光或手术治疗的妙处,比如微创、无痛、恢复快,仪器是外国进口的、特别高级;如果是中医医院,就介绍中医治疗标本兼治、直击病灶,并且大谈激光和手术等西医治疗的危害,比如容易失败或者引起并发症等。

夸大病情「钓」患者到诊

从没学过医的李华阳,其相关医学知识是入职后看材料速成的。所谓「材料」,就是百度百科。「你主要看病征、病因和并发症。剩下的病理啊、解剖图什么的,都不用记,没用。别把几种病弄混了就行,反正文章也不用写得太具体。」主管这么要求李华阳。

郭伟达就在一家私立医院网络部当咨询。中专毕业后,他先后当过保安和餐馆服务员。去年底他 20 岁,便到一家专治男科病的私立医院来做「咨询」。看了一星期教材、背熟了解剖图,郭伟达开始以「主治医师郭医生」的身份上岗。

在这家医院网页上,挂着医生照片的「专家咨询」对话弹窗里,和病人聊天的「专家」,就是郭伟达;拨打医院的免费咨询电话,通话的「医生」,也是郭伟达。工作了半年的「郭医生」,业务已经相当熟练。「同样的病,20 岁的人,跟他说影响学习;30 岁的人,跟他说影响性生活;40 岁的人,跟他说影响工作……」

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病人来医院看病,所以无论向郭伟达咨询的患者得的是什么病,他都会跟对方说:「您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最好赶紧来看看。」

每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到诊一个病人,郭伟达都能得到百十来元的提成。医院的疗法、药等,是他推销的主要内容。「实际上能不能治好,多久能治好,我也不知道,就看(主治)医生的本事了。我们啥也不管,只管让他来就行了。」郭伟达吐吐舌头。

文中均为化名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秀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