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头条:FDA封杀日本食品?别上当!

2015-05-14 22: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cellobin
字体大小
- | +

欢迎继续关注每日资讯串烧。今天头条君先跟大家聊聊关于「吃」的新闻。

近日,「美国FDA因为核污染给日本农产品下禁令」的传言传遍社交网络,「快别吃日本进口食品了"的谣言再次尘嚣直上。实际上,所谓「禁令」并非「全面封杀」,只是一份FDA解禁茨城县银鲫鱼的工作文档。

事实上,FDA最近几次警示反倒是因为核辐射风险越来越小,逐步解除进口限制。此次FDA使用的是警示「Alert」,并非「Sanction」禁令,只是面向FDA工作人员的指南,不涉及官方强制颁布法令的效力。

今年2月,权威科学杂志 《Nature》 发表关于日本福岛食物的放射性的论文,指出除了蘑菇和野猪,现在福岛食品的放射性已经恢复到事故前的正常水平。

其实在中国不仅吃不到 FDA 警示名单上的农产品,对于其他FDA不作限制的很多产品在中国同样也吃不到。因为中国质检总局的清单并不像美国 FDA 那样细化到具体某个县的某种商品,目前十个日本都县的农产品食品一概不许进口。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来自日本食源性核污染!想要吃的健康,细菌性污染倒是值得关注。

5 月广东进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两种主要致病菌的繁殖高峰期,根据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2014年广东 50% 的食源性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据统计,海洋细菌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位微生物致病因子,爱吃海鲜的广东人要注意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因为这种细菌耐热性差,最有效的途径是充分加热,避免生食。

除了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另一大帮凶是沙门氏菌。资料显示,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该致病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肉类、鸡蛋和新鲜果蔬等极容易被其感染。夏天气温持续较高将更有利于这些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人们应多加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


 还是关于「吃」。明天是「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从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这1000天,适宜的碘营养尤为重要。这一阶段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速、最旺盛的时期,若碘缺乏会对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损害。

北京近年监测结果显示, 2009年以后,孕妇人群碘营养状况呈持续下滑趋势,孕妇人群处于碘营养适宜水平下限,容易导致胎儿智力发育的损害。卫生计生部门建议,在没有特殊医嘱的情况下,孕妇坚持食用碘盐的同时,还要适当吃海带、紫菜等碘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说到孕妇,不能不提到我国剖宫产率过高的问题。除了高龄、胎儿超重等是客观原因,产妇不愿忍受痛苦、希望保持身材、选择良辰吉日等观念等也是重要诱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剖宫产应控制在15% 以下。而宁波市妇儿医院调查显示,全市剖宫产率在40%左右,但二次剖宫产明显上升。其中,子宫破裂数去年是 54 例,是上年的两倍;产后大出血去年是589 例,较上年增加近四成。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说,随着单独二孩政策开放的持续效应下,头胎剖宫产生二胎的风险将逐渐显现。

单独二孩政策的开放,各大医院纷纷开出再生育门诊应对。一位出诊的专家说,这门诊越坐越担心。她今年已接诊了300多位,其中一半以上是有剖宫产史的,年龄普遍在 35 岁以上。其中有 10% 因疤痕子宫愈合不好,难以再怀二胎。医生建议,别冒着生命危险生二胎了。

政策方面,深圳医生迎来好消息:目前深圳起草了《关于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的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草案),拟从 7 月 1 日起全面放宽医师执业注册地点限制,已经报请省卫生计生委审核。

根据该《方案》草案,深圳将从 7 月 1 日起,在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医师,可以在全市所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实现「统一注册,全市通用」。

而医师执业将实行网上注册和多点执业报备管理。深圳将开发「深圳市医师执业管理系统」,并向社会开放,为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注册信息申报、多点执业报备、医师信息查询等服务。

此外,深圳将鼓励医疗机构转换用人机制,与医师之间建立全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元化的合同用人关系。

 最近我国科学家在医学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起来看: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PRPS1)基因突变,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出现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研究结果同时得到了中国、德国等多国临床数据验证。

白血病治疗出现耐药和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同时,课题组通过寻证研究提出了「代谢负反馈回路缺失」引发肿瘤细胞内代谢失衡和耐药的新理论。

包括美国医学院院士Jim Downing博士,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Jack Szostack教授等国际相关领域多位顶级专家对中国科研团队的突破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中国疾控中心也不甘示弱:经多名科学家联合攻关,疾控中心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埃博拉病毒的进化速率较暴发初期明显降低,与历史平均速率相仿,此外,埃博拉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持续增加。该研究成果「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bola virus in Sierra Leone」13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提示,埃博拉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持续增加。同时,通过病毒基因组比较分析,还注意到了在6个患者体内的病毒存在串联突变的情况,这一发现在埃博拉病毒中尚属首次报道,关于其背后的生物学意义,还需进一步科学探索。

串烧的最后一道菜,头条君带您温习一下历史上的今天:1796 年 5 月 14日,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首次给一名男孩接种牛痘以对抗天花。他偶然发现挤牛奶的女工没有感染天花的病例,经过研究之后,他认为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一定关系,得过牛痘的女工们也刚好能对天花病毒终生免疫。于是爱德华·詹纳便致力研发牛痘疫苗接种。

因为这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因此种痘随后被引申为「疫苗接种」的意思。尽管WHO已宣布天花被消灭,詹纳医生在免疫学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编辑: 张秀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